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城市的发展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缩影,反映了阶段特征。回答下题。

(1)

战国时期新兴的封建城市与以往的城市相比,最显著的不同点是

[  ]

A.

政治地位加强

B.

军事色彩较淡

C.

商业地位突出

D.

思想文化繁荣

(2)

明清时期江浙地区兴起许多市镇,下列表述中不够准确的是

[  ]

A.

都兼有政治经济中心双重功能

B.

体现了商品经济向农村的延伸

C.

个别市镇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

这些市镇多以工商业著称

(3)

鸦片战争后,影响我国近代城市化进程的因素有

①资本主义萌芽的持续发展

②对外通商口岸的逐渐增多

③中国农村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4)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英国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1760年的25%上升到1851年的52%,其主要原因是

[  ]

A.

城市的丰富生活吸引农民涌入城市

B.

圈地运动使人们在农村无法生存

C.

政府鼓励人口增长刺激人口流动

D.

工业革命把人们从农村引向城市

答案:1.C;2.A;3.C;4.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三点一测丛书 高中地理 必修2 (湖南教育版课标本) 湖南教育版 题型:013

读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下图),回答下题。

(1)

此图说明该地区

[  ]

A.

城市化水平很高

B.

城市人口为2500万

C.

大约10%的人口在郊外居住

D.

人口密度较大

(2)

下列国家比较符合此图人口分布状况的是

[  ]

A.

巴西

B.

印度

C.

英国

D.

中国

(3)

形成上述国家这种人口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

A.

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B.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C.

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城市对农村人口有很大的吸引力

D.

城市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万里奔流,途经11个省区和直辖市,是我国的第一大河。约占全国面积1/5的长江流域养育了全国1/3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3的GDP。长江的开发与保护是影响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事。今年4月20日以“长江·河口·城市”为主题的第三届长江论坛在上海举行,共商健康长江、生态河口与美好城市的相互促进与和谐发展。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长江流域图”,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江浩浩荡荡向东奔流入海,其间塑造了不同的地貌景观。看图完成下表。

(3)被誉为“黄金水道”的长江,凭借其流域内不同区域的地理优势,发展了区域经济。“长江流域图”中甲地附近建造的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工程是_______________;丙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

(4)目前在长江口相继建起了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与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等。其主要目的是(  )

A.发展第三产业   B.增加入海径流

C.丰富旅游资源   D.保护河口生态

(5)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高速增长,它以上海为中心带动周围城市相互促进、和谐发展,已成为目前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群。该城市群的发展与下列各项条件有关的是(  )

①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土壤肥沃

②亚热带湿润气候,温暖多雨

③历史悠久,人口稠密,技术力量强

④沿江靠海,地处“黄金海岸”

⑤依托本地矿产资源,发展重化工业

⑥经济意识开放,市场机制比较成熟

⑦自古以来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⑧以航空、水运为城市间的主要运输方式

A.①②③⑦  B.④⑤⑦⑧  C.①③④⑥  D.②⑤⑥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为2000年中国人口迁移流向统计表回答第3-5题。

        迁入地

迁出地

东部(%)

中部(%)

西部(%)

合计(%)

东部

14.46

3.69

3.09

21.24

中部

34.36

3.30

3. 53

41.19

西部

27.60

2.62

7.35

37.57

合计

76.42

9.61

13.97

100.00

3.2000年中国人口迁移流向及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东部是人口的最大迁出区人多地少

B.中部是人口的最大迁入区矿产资源的开发

C.人口迁移量最大的方向是由中部迁往东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人口迁移量最大的方向是由西部迁往东部自然条件的差异

4.人口迁移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                              

A. 中国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社会文化因素     B. 图瓦卢举国搬迁新西兰—生态因素

C. 美国人口由东北部向南部迁移—政治因素   D. 伊拉克难民逃离家园—经济因素

5.从“闯关东”到“雁南飞”,两者产生的共同原因是(    )

A.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的性质

B.地区自然条件相差很大,环境质量不同是决定因素

C.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巨大的拉力因素

D.人口的迁移都是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县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 题型:单选题

人口迁移是中外历史上一个普通存在的现象,它与一个时期的经济政治状况密切相关。回答以下3题。

1.改革开放后,中国大批学生到欧美留学,以及国内大量民工涌向我国东南沿海大城市,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的性质

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最重要的拉动因素

C.地区自然条件相差很大、环境质量不同是决定性因素

D.都是追求自身职业更好的发展,谋求更高的生活水平

2.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倾向是:

A.东部沿海人口迁往西部内陆建设西部

B.农村剩余劳力迁入城镇

C.三峡库区人口迁往南部山区

D.长江流域人口迁往黄河中上游地区

3.人口迁移导致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的变化,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也会使人口在产业部门间的分布发生变化。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关键时期。大量的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的途径主要是:

①推进小城镇建设                   ②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  

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   ④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