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乙说明,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最主要优势有_______ _ _、________ _ ___。
(2)图乙中的输气管道是连接甲、丙两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__工程的主管线,该工程对丙地区的有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3)榆林市位于黄土高原,其最突出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 ___,该生态问题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 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浙江省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河西走廊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华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沙尘暴的重要源头,目前该走廊北部的沙漠有加速向南入侵趋势.下图为各种沙丘形成因子分析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河西走廊内的绿洲主要分布在
A.河漫滩平原 B.三角洲平原
C.山间河谷平原 D.冲积扇
2.据材料判断,正确的是
A.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B.该区北部沙漠沙丘的主要类型是纵沙丘和横沙丘
C.该地区主要外力作用风力作用
D.抛物型沙丘分布区植被覆盖度低于横沙丘分布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2015年9月24日至29日台风“杜鹃”的移动路径。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杜鹃” ( )
A.生成于西北太平洋洋面
B.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C.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
D.由东南向西北风力递增
2.该台风( )
A.引发台湾以东洋面发生海啸
B.可用RS和GIS进行监测预报
C.造成的灾情可以用GPS监测
D.对广东造成的危害比台湾更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孝义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地理科学广泛运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研究的范围、内容、方法都有了重大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现代地理信息技术运用的具体事例,正确的是( )
①用GPS确认南极冰盖最高点的位置
②用GPS了解各大城市的天气
③用遥感技术估测华北小麦受旱灾影响面积
④用遥感技术统计春运期间的客流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在城市管理GIS中,将城市交通图层、居民区图层、公园分布图层叠加后,可以( )
A.计算城市绿地面积 B.分析建筑设计的质量
C.估算商品零售总额 D.合理调整公交线路站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孝义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某河干流一个水文站测得的全年各月流量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河流最可能为( )
A.塔里木河 B.珠江
C.松花江 D.淮河
2.该河流域适合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
A.棉花 B.甜菜
C.油菜 D.甘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无锡市四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选修)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双选题
双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动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我国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丰富
B.甲地的区位指数大于40的主要原因有地理位置优越、政策优惠
C.丙地的区位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交通闭塞
D.我国区位指数大致由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
2.图中区位指数在10~20的省级行政区中,正确的一组是
A.河北、山西 B.云南、贵州
C.黑龙江、吉林 D.甘肃、内蒙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无锡市四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选修)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大陆海岸变迁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引起海岸变迁的主要外力是
A.海浪 B.流水
C.风 D.冰川
2.图中海岸地带不能见到的地貌是
A.三角洲 B.海滩
C.沙丘 D.沙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远眺得多了,便发现了一个规律:每当“风和日丽”的天气,既无风和的开朗感觉,更不见丽日在哪里。早晨,太阳在北京市区的上空,就像一池子灰水上面浮着的一只破旧篮球。而西山呢?大概那里盘古尚未开天,更是一片混沌,连山光的影子都看不见。而一旦起了风,那景观立刻就不同了。一夜大风过去,红日蒸腾,京城如洗,西山如画,一切都看得那么清晰。此时我才发现,北京是那么美。于是,我感到:北京,需要风;北京盼风!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划线部分所描述的天气现象,形成原因可能是( )
A.大气污染严重,受高压天气系统控制
B.大气污染严重,臭氧层被破坏
C.大气中酸性气体比例过大
D.大气温室气体增多,气温升高
2.文中一夜大风过后的天气可能使( )
A.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晴朗
B.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晴朗
C.湿度增加,产生降雨
D.气温降低,有风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广东省韶关市高三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2000年我国人口密度随经度变化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a、b、c、d中有一幅图代表我国人口密度随经度变化的平均值,其余三幅图是25.5ºN(西起云南腾冲)、31.5ºN(西起西藏札达县)和41ºN(西起内蒙古磴口县)人口密度随经度变化图。能代表我国人口密度随经度变化的平均值的图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2.影响我国人口密度随经度变化趋势的主导因素是
A.城市 B.地形
C.气候 D.植被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