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③④ | D. | ①④ |
分析 中国“民工潮”现象
(1)成因:①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经济收入低;②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大;③农村劳动艰辛,文化落后;④农村体制改革,剩余劳动力过多,就业压力大;⑤城市吸引力,城乡或地区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经济收入差距悬殊;⑥国家户籍制度改革为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提供了机会.
(2)特点:①流动的经济定向:主要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四川、江西、安徽、贵州、湖南等地农业人口多的省是民工主要的输出地,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民工主要的输入地.②季节性流动以成年民工为主体,“外籍工人”以年轻人居多.③流动不稳定.④文化素质偏低.
(3)影响:①有效调整了劳动力资源的地区配置,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②缓解了农村的就业压力和人地矛盾,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③民工盲目无序的流动增加了社会治安和局部(城市)就业压力;④民工流入地区常因人口的急剧膨胀导致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和生态环境恶化.
解答 解:近年来,我国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①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正确;②东南部社会经济条件优越,错误;③我国农村人口密度大,错误;④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中国“民工潮”现象.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 |
B. | 参与新、马、泰十五日旅游,这属于人口迁移的范畴 | |
C. | 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 | |
D. | 属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至少应在500千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西部土地充足,土地生产潜力大 | |
B. | 西部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制造业的发展 | |
C. | 西部、南部离海洋近,水资源丰富 | |
D. | 西部、南部光照充足、空气洁净、环境优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 | |
B. | 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 |
C. | 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移居东南亚 | |
D. | 在我国参观、旅游的美国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广东省高三模拟试卷测试(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口与产业向大城市集聚, 同时也向郊区扩散, 从而形成地域相连的大都市区。该城市化过程( )
A.处于初期阶段 B.郊区人口密度下降
C.出现逆城市化 D.伴随郊区城市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