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分析“近年来大气中CO2的增长示意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代表近年来CO2增长的曲线是 ________________。
(2)计算一下1958~1968年十年间CO2平均每年增加________(ppm)。
(3)为什么大气中CO2的含量与日俱增?
(4)大气中CO2的增多对气候有何影响?
(5)列举一、二项事例说明由于CO2的增多,使气候发生变化所带来的后果。
【答案】(1)C
(2)1.1
(3)由于工厂、交通工具、家庭炉灶,大量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排放大量CO,加上森林大量被砍伐所致。
(4)导致全球气候有变暖趋势。
(5)两极冰川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引起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如现在温带由于气温升高,耕作业发达的地区将会退化成草原;干旱的地区将变得更加干旱;亚寒带某些地区则因气温升高,将会适宜温带作物的生长。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全球变暖的原因、影响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注意加强对图文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作答即可。
(1)近年来CO增长一直呈上升趋势(但并不是线性增长),并未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C正确,ABD错误。
(2)读图可知,1958年CO浓度约为311ppm,1968年CO浓度约为322ppm,由此可计算这十年间CO浓度平均每年增加1.1ppm。
(3)大气中CO的含量增加,一是由于CO的排放量增多,如工厂、交通工具、家庭炉灶,大量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排放大量CO;二是由于森林大量被砍伐,导致CO的吸收量减少。
(4)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CO为典型的温室气体,能够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其含量的增多导致全球气候有变暖趋势。
(5)注意分析是由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后果,CO增多使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其次,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全球降水的分布格局发生变化,引起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从而会影响农作物以及植被的生长,如:现在亚寒带区因升温变得适宜温带作物的生长,温带耕作区退化为草原,干旱区变得更干等。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日本的白川乡合掌村四面环山,水田纵横,冬季多雪;其独特的合掌建筑(用厚厚稻草芦苇铺设的两个建材合并成一个叉手状正三角形屋项,如图所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合掌建筑的稻草屋顶,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更换一次,平日里每家都有囤积稻草的习惯。
(1)分析白川乡冬季多雪的原因。
(2)结合合掌村的地理环境特点,简析合掌建筑的优点。
材料二:某中学学生于暑假赴日本北海道交流访问,发现北海道地形多山地丘陵,岛屿的东西两侧气候差异明显。有很多牧场,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掩映下,成群的奶牛悠闲地吃草。据当地人介绍,每年春季偏南风初起,北海道东北部海域薄雾随之弥漫。北海道除海运外,陆地新干线网从北海道出发可至南部九州岛。
(3)分析北海道畜牧业比重大于种植业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台风有时候有两个雨带,一个位于中心附近的旋涡风雨区,一个位于台风北侧等压线弯曲处(台风倒槽).2019年9月2日第13号台风“玲玲”生成于菲律宾以东洋面,并一路向北在朝鲜登陆,7日到达我国东北地区后,逐渐减弱为温带气旋。下图为T时刻“玲玲”演变为超强台风阶段的位置及周围海平面气压分布状况。
(1)结合气旋的形成,阐释台风“玲玲”在菲律宾以东洋面是如何形成的。
(2)说明T时刻“玲玲”北侧槽线附近发生大范围强降水的原因。
(3)分析台风“玲玲”登陆并移动到我国东北后是如何减弱为温带气旋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下图是“我国西南某区域河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流( )
A.水流湍急B.水量季节变化小
C.右岸陡峭D.虚线为枯水期河岸
【2】支流含沙量较大,但支流汇入干流处没有形成三角洲,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A.支流流速慢B.位于干流凹岸
C.侵蚀作用强D.汇入处落差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林分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林木株数,林分密度的大小影响林下光照和热量从而影响土壤的形成,读甘肃某山地云杉林总蓄水量与林分密度变化图。
完成下面小题。
【1】林地总蓄水量与林分密度的关系是
A. 林分密度越大,林下植物最大持水量越小
B. 林分密度越大,枯落物最大持水量越大
C. 随着林分密度增加,土壤最大持水量呈增加趋势
D. 随着林分密度增加,林地总蓄水量先增加再减小
【2】据图推测下列有关土壤发育说法正确的是
A. 林分密度过小,枯落物分解快,水热较丰富,土壤发育最好
B. 林分密度过大,林下光热少,枯落物难分解,土壤发育较差
C. 高密度林利于土壤养分的循环累积以及林地涵养水源功能的发挥
D. 低密度林林冠截留能力较弱,雨水直接渗透土壤,涵养水源较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____)
A.∠XOF B.∠TOF C.∠FON D.∠TON
(2)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ST与EF之间为______________带。
(3)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上自MN向北移动到EF,再由EF向南移动到MN的过程中,在S′T′及其以南范围内,有极夜现象出现的地区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这时,在地球上将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现象有(多项选择)(____)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各地全年都昼夜平分
C.各地气温都无日变化
D.各地都无四季变化
(5)假设黄赤交角变为35°,这时,地球上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自________(纬线)向南、北两侧降低;在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中,与现在相比,范围将扩大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北方局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贯通五大水系,对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发挥着巨大的价值。然而自清代中叶以后,大运河的命运开始转变。1853年后,太平天国运动导致运河漕运被迫中断。1855年黄河改道后,运河山东段逐渐淤废。1872年,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正式用轮船承运漕粮。1904年,漕运总督也被撤废。
(1)太行山以西为 (地形区),东部山麓地带多 (地貌)。
(2)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加,导致下游形成 ,地下水位随之升高,易引发土壤的 。
(3)图示北线工程是指 (能源调配工程),该工程对东部地区环境的有利影响有 。
(4)图中的大秦铁路主要是运输 (矿产资源)至秦皇岛,再经过 (交通运输方式)抵达广州。
(5)说明清代中叶以后大运河衰落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下图是矿产资源需求生命周期变化示意图,矿产资源消费强度的变化反映了区域开发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消费强度以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产出所需的矿产资源投入为度量。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断甲所处区域的发展阶段是
A.原始社会阶段B.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C.工业化阶段D.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2】在乙阶段,矿产资源消费强度呈迅速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①技术进步 ②交通便利 ③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④清洁生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2分)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8分)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6分)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