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为49.68%,比2000年提高了13.46个百分点。完成题。   
【小题1】关于我国人口和城市化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城市化大于土地城市化B.中部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西部地区人口机械增长高于东部D.东部地区城市人口大于农村人口
【小题2】下列关于2000—201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快速上升的原因,正确的有
① 民工向第一产业回流②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③第二、三产业较快发展④工业已转向资本密集型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小题1】D
【小题2】C

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逆城市化应主要出现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A错误;人口机械增长是使人口迁移,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故表现为人口迁出,而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中西部大量劳动力向东部迁入,B错误;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差异不能判断,C错误;201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为49.68%,而我国明显存在东西部城市化的差异,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应高于全国水平,故D项正确。
【小题2】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而社会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促进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②③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城市化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我国区域发展差异和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因素等方面的内容,结合选项逐一分析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日照市高三12月校际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计算,201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读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平均预期寿命比较表,回答问题。(10分)

(1)据图分析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点。(3分)

(2)据图表推断我国现阶段的人口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4分)

(3)最近有媒体报道,国家将适度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实行“单独二胎”。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浙江省高三调研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为49.68%,比2000年提高了13.46个百分点。完成题。

1.关于我国人口和城市化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城市人口大于农村人口           B.中部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西部地区人口机械增长高于东部           D.人口城市化大于土地城市化

2.下列关于2000—201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快速上升的原因,正确的有

①农民工向第一产业回流        ②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③第二、三产业较快发展        ④工业已转向资本密集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陕西省高三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为49.68%,比2000年提高了13.46个百分点。完成题。   

1.关于我国人口和城市化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城市化大于土地城市化              B.中部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西部地区人口机械增长高于东部           D.东部地区城市人口大于农村人口

2.下列关于2000—201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快速上升的原因,正确的有

① 民工向第一产业回流②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③第二、三产业较快发展④工业已转向资本密集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省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为49.68%,比2000年提高了13.46个百分点。完成题。   

1.关于我国人口和城市化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部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西部地区人口机械增长高于东部

C.人口城市化大于土地城市化              D.东部地区城市人口大于农村人口

2.下列关于2000—201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快速上升的原因,正确的有

①农民工向第一产业回流        ②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③第二、三产业较快发展        ④工业已转向资本密集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