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逐渐走向北极,就会发现树木愈来愈小,愈来愈稀,最后竟完全消失。这时,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禾草、地衣、苔藓则占据了优势(如下图),这是北极地区一种极端环境下的生物群落。据卫星图像显示,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到芬兰一带该生物群落已有局部变成了森林。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生物群落所属自然带为
A. 苔原带B. 温带草原带
C. 冰原带D. 亚寒带针叶林带
【2】该生物群落的植物常具大型鲜艳的花并呈杯型,其适应环境的主要功能是
A. 收集大气降水B. 获取更多光照
C. 抵抗冬季寒冷D. 吸收地下水分
【3】导致该生物群落局部变成森林的原因是
A. 人工播种B. 降水减少
C. 气候变暖D. 冻土增厚
【答案】
【1】A
【2】B
【3】C
【解析】
【1】北极地区,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禾草、地衣、苔藓占据了优势,该地为典型的苔原气候,因此该生物群落所属自然带为苔原带。
【2】苔原植被处于极不利的生态条件下,气候严寒,冬季漫长,多暴风雪;夏季短促,热量不足,土壤冻结,沼泽化现象广泛。苔原植物常具大型鲜艳的花,其特点是大部分花向着太阳开放,并呈杯型,以便尽可能多地采集太阳光,这对于开白色花的植物尤其重要,故选B,其余选项可排除。
【3】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到芬兰一带该生物群落已有局部变成了森林,其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所致,这跟人工播种无关。全球气候变暖,使得高纬地区降水会有所增加;气温升高,冻土层会变薄,C对。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东南亚部分地区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中南半岛河流的主要流向为_________,形成的因素是__________。
(2)马六甲海峡风平浪静,主要原因是受____________控制,风力小。甲地自然土壤层厚度比温带地区的要大,土壤中有机质含量_________(填多或少),主要原因是当地高温多雨, 风化与生物风化强烈,微生物活动旺盛。
(3)乙地为___________地貌,按投入分,当地的主要农业类型为______________农业。
(4)目前新加坡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该阶段的产业结构特征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从“南粮北运”到“北粮南运”,中国农业经历千年形成的粮食产销格局在最近的30年间被彻底改变了。下图为中国粮食产销格局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引起“南粮北运”向“北粮南运”转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城市化的地区差异 B. 全球气候变化
C. 人口分布变化 D. 土地生产力差异
【2】影响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新品种、新技术广泛应用 B. 高速铁路的建设
C. 全球变暖、热量条件改善 D. 人均耕地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理论界将人口抚养比小于或等于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图7示意1950—2050年中国生育率和抚养比的变化趋势。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我国人口机会窗口可能为
A. 1980—2015年 B. 1990—2030年 C. 2000—2040年 D. 2005—2045年
【2】人口机会窗口期间,我国
A. 老龄化加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B. 利于人口迁入,人口合理容量增大
C. 生育率上升,人口年龄结构失衡 D. 社会负担较轻,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大伦敦都市区是英国最重要的人口聚集区城。大伦敦都市区划分为内伦敦和外伦敦,下图示意大伦敦都市区1811年-2011年间的人口增长变动情况。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时间段大伦敦都市区的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A. 1861年-1871年B. 1931年-1941年
C. 1971年-1981年D. 1991年-2001年
【2】1861年-1961年的近100年间,大伦敦都市区的城市化阶段处于
A. 城市化起步B. 逆城市化
C. 郊区城市化D. 再城市化
【3】1991年-2011年大伦敦都市区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 英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B. 大量农村人口的迁入
C. 当地死亡率进一步下降D. 青壮年国际移民迁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宜兰县位于台湾省东北部,主体为兰阳平原,该平原沿海分布着南北长约23千米、高约10米的连绵沙丘。兰阳溪是孕育兰阳平原的“生命之河”,河流含沙量大,又称为“宜兰浊水溪”。许多河流受南北向沙丘的阻挡,在沙丘西侧蜿蜒向北或向南流,最后在沙丘的缺口处入海。左图示意台湾省局部地区地形和兰阳平原的位置,右图示意宜兰县风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兰阳平原沿海分布的连绵沙丘,其沙源及沙丘的主要形成原因是
A. 河流带来泥沙,风力堆积 B. 河流带来泥沙,海浪顶托沉积
C. 海浪带来泥沙,洋流搬运堆积 D. 盛行风吹来泥沙,风力堆积
【2】【2】兰阳平原沿海分布的沙丘
A. 东侧坡度小,颗粒物粒度小 B. 东侧坡度大,颗粒物粒度大
C. 西侧坡度小,颗粒物粒度大 D. 西侧坡度大,颗粒物粒度小
【3】【3】兰阳平原沿海分布的连绵沙丘对兰阳平原的主要影响是
A. 尘沙飞扬,沙暴盛行 B. 阻挡海风,降水减少
C. 排水不畅,多沼泽分布 D. 地下水位上升,加剧土壤盐碱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是衝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某考察队到素有新疆的“湿岛”之称的伊犁河谷进行了野外调查,通过对不同植被下土壤剖面的采样,分析发现了伊犁河谷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见下图)。研究还表明,不同的气候条件、人类干扰强度,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以及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从而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
(1)比较典型草原与落叶阔叶林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变化的异同点。
(2)推测伊犁河谷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碳随海拔变化的总体特点并解释其自然原因。
(3)考察队还发现,与同纬度的内蒙古草原相比,伊犁河谷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偏高,试分析其原因。
(4)伊犁河谷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时期,简述伊犁河谷发展种植业的主要优势自然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俄罗斯地形剖面图。 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俄罗斯的地形叙述,正确的是( )
A. 俄罗斯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B. 叶尼塞河是其重要的地形区分界线
C. 西伯利亚地区的地势北高南低D. 乌拉尔山脉东西方向延伸
【2】俄罗斯的农业生产很不稳定,其主要原因是( )
A. 耕地面积小B. 雨热不同期
C. 纬度高,热量不足且易遭冻害D. 多台风灾害
【3】该国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①气温较为适宜
②位于平原地带
③开发历史较长
④经济相对发达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某大陆局部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位于
A. 北美洲B. 大洋洲
C. 非洲D. 南美洲
【2】以下为该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记录的该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说法有误的是
A. 甲湖泊对丁河流CD段的径流量起到调节作用B. 丙河谷地质构造上是背斜
C. 丙河流在该地冬季时流量最大D. 丁河流下游无结冰期
【3】以下为该小组对图示海域的洋流及其影响的推测,符合实际的是
A. 该海域的洋流属于风海流B. 与暖流交汇形成海雾,影响航运
C. 该处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弯曲D. 造成图示海岸处形成沙漠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