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我国正在建设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读“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写四大工程名称: 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 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
工程和 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 工程.
(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 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 工程.
(3)四大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相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 ;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 , ;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 .
(4)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 ,
,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 ,
。
【答案】(1)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青藏铁路
(2)西气东输 青藏铁路
(3)南多北少 西部供过于求,东部供不应求 东部经济发达,西部经济相对落后。
(4)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解析】试题分析:
(1)从图示四大工程分析,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南水北调;属于能源调配的是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青藏铁路。
(2)西气东输工程东西跨度大,受海陆位置影响,气候变化最显著。只有青藏铁路分布在同一地形区——青藏高原。
(3)受降水影响,我国水资源源南部多,北部少;西部地区能源丰富,因经济发展水平低,所以能源供大于求,而东部地区供不应求。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东部经济比较发达,西部经济相对比较落后。
(4)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都改善了上海能源消费结构,减少了污染气体排放,缓解了能源紧张,促进了经济发展。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美洲玉米和小麦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每年冬天,哈德逊湾都会被冰雪覆盖。科学家预测气候变暖可能会使这一地区融冰时间提前。
(1)指出图示玉米、小麦分布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并简述其主要特点。
(2)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图示区域发展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优势。
(3)推测未来玉米、小麦分布区分布范围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若游人在图13中H湖观赏到大量的鸿雁群,则最可能是在
A. 清明节前后 B. 端午节前后 C. 春节前后 D. 中秋节前后
【2】根据图文信息,观赏鸿雁要
①位于特定的位置观赏 ②把握观赏时间与季节 ③品味鸿雁文化的内涵 ④领略自然人文的和谐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长江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城市体系。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
材料二 德清位于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西部,人口49.2万(2010年),有铁路、高铁、国道、省道、高速公路穿境而过,2012年三大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7.0∶57.2∶35.8。
(1)描述长三角大都市圈的城市体系。
(2)据图,从城市之间的距离、城市数量、城市服务范围,分析城市等级高低之间的差异。(8分)
(3)分析浙江省德清县就地城市化的区位条件。(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我国西部省份承接了珠江三角洲部分产业转移,获得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西部地区承接
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突出优势主要是
A. 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B. 原料充足,煤炭丰富
C. 劳动力丰富,土地成本低 D. 位置优越,技术水平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2016年2月16日,《“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近日正式印发,这是全国第一个跨省市的区域“十三五”规划,明确了京津冀地区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建立统一规范的市场体系,探索建立行政管理协同机制、生态环保联动机制、产业和科技创新协同机制等。下图为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示意图及区域联系图。
(1)河北省植树造林,构建京津冀生态屏障。说明此生态屏障的生态效益有哪些。
(2)京津冀地区规划发展京北新城、京南新城、京东新城,有何意义?
(3)为了使河北省更好地成为京津的“米袋子”和“菜篮子”,简述该省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4)结合区域联系图,请你谈谈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农业生产模式图,回答5~6题。
5.该农业最可能是( )
A.人工草地畜牧业 B.粮草结合混合农业
C.多元开发立体农业 D.热带地区迁移农业
6.该生产模式会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影响,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 )
A.改变自然带类型 B.保持土壤肥力
C.增大气温日较差 D.增加原生物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