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环境问题的本质是           
A.矿产资源的利用问题B.人口增长过快
C.发展问题D.环境污染问题
C
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我国华北地区M城市 2003~2010年大气环境中的 SO2年均浓度值和 PM10(可吸入悬浮颗粒物)年均浓度值分别从小到大按1至8顺序排序表,据此完成以下问题。(10分)

(3)据表判断M城市空气质量总体变化趋势并推测导致其变化的可能原因(3分)
(2分析M市PM10(可吸入悬浮颗粒物)浓度最高时一般出现的季节及其原因(3分)
(3)试分析酸雨对地理环境造成的危害。(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垃圾回收和再生是世界性的潮流和研究性课题,为此许多国家推广使用“分类垃圾箱”,其好处是:
①使一部分非可再生资源得以再生
②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③减少了垃圾占用人们的生活空间
④便于垃圾的分类处理
⑤美化城市环境
⑥便于居民楼区的合理布局
A.②③④⑤B.①②④⑥C.①③⑤⑥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据国家环保部公布的2010年环境年报获知,近半数的监控城市有酸雨,酸雨率为100%的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四川、江苏、江西、浙江、福建、上海等省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省市均分布在长江以南
B.降水量大是上述省市酸雨严重的主要原因
C.酸雨使农作物减产、森林植被受损
D.减少CO2排放是防治酸雨的根本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9.0级地震,并在日本东北太平洋沿岸引发巨大海啸。受11日大地震影响,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泄漏出的放射性物质以颗粒或气候形态存在于大气中并随大气环流扩散;从4月4日晚开始福岛第一核电站又向大海中排放含有低浓度放射性物质的核污水。但专家明确:2011年3~4月对中国环境的影响比较小。
请用地理学原理解释为什么。(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图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2008年中国内地各省(区、市)经济总量排名(不含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省)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省区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河南
河北
上海
辽宁
四川
湖北
湖南
排名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省区
福建
北京
安徽
黑龙江
内蒙古
广西
山西
陕西
江西
吉林
天津
排名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省区
云南
重庆
新疆
贵州
甘肃
海南
宁夏
青海
西藏
 
 
 
材料二 :2006年中国内地各省(区、市)废水排放情况示意图(不含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省)

(1)材料一、二中,前五位的省区相同,原因是__▲__。
(2)从排放的废水构成比例看,上海与重庆的差别是__▲__,原因是上海__▲__
(3)除工业和生活废水外,水污染的来源还有__▲__。
(4)江苏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居全国首位,请谈谈减排的措施。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29~30题

小题1:有关图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B.②当地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煤炭含硫量高
C.③气候大陆性显著,降水的季节变化大
D.④地形起伏大、气候干旱、土质疏松
小题2: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污染物是    (   )
A.工业排放的废气B.家庭炉灶排放的废气
C.汽车排放的废气D.建筑工地扬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图是 “我国某年份酸雨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雨水pH值大于5.6的地区为酸雨区
B.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碳酸型酸雨
C.酸雨会使水、土壤酸化,危害生物,腐蚀建筑物,并危害人体健康
D.防治酸雨的根本途径是减少氟立昂和氧化氮的排放
小题2:我国西南地区出现重酸雨区的原因主要有(  )
①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 ②地形闭塞,不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
③多云雾,易形成酸雨  ④气温高,不利于空气对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10分)联合国环境署发布的报告指出,我国目前每年产生的电子垃圾的数量为230万吨,仅次于美国。而根据《路透社》的报道,预计到2020年,中国和南亚产生的电子垃圾将比2007年增加四倍。
(1)电子垃圾会产生哪些危害?(6分)
(2)请你针对电子垃圾处理提出可行性建议。(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