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分别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中,字母E→F阶段反映的是( )
A. 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
B. 城镇化进程进入衰退阶段
C.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 城乡差距扩大
【2】在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中,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乙最可能处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中的 ( )
A. C时段 B. D时段
C. E时段 D. F时段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面小题(潜水属地下水)。
【1】甲河流域此时
A. 盛行西北风 B. 盛行西南风
C.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 甲河进入枯水期
【2】甲河流主要补给形式及现最大汛期的季节分别是
A. 冰雪融水 冬季 B. 地下水 春季
C. 大气降水 冬季 D. 大气降水 夏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2016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构成图及中俄石油天然气管道路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2016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以 为主,其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
(2)图中大庆从俄罗斯进口的能源主要是 。为促进大庆的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 。
(3)中俄开展能源合作,对我国有什么积极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平均气温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图中A、B、C三地所在的土地类型依次是
A. 草地、耕地、林地 B. 耕地、草地、林地
C. 林地、耕地、草地 D. 草地、林地、耕地
【2】【2】导致甲地年平均气温线弯曲的因素是
A. 冬季风 B. 天气 C. 地势 D. 纬度
【3】【3】图中D地沼泽地广布的原因是
①气温低,蒸发弱②有凌汛现象③地势低平④河网稠密 ⑤夏秋雨多⑥地下有永久冻土
A. ①③④⑤ B. ①③④⑥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 )
A.2000m附近
B.4000m附近
C.8000m附近
D.10000m附近
(2)二十年来,人口密度变化给城市带来的影响是( )
A.城市化水平降低
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
C.城市等级提高
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
(3)据此图判断,该城市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城市的大小变化是( )
A.扩大
B.缩小
C.出现了多中心
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积极稳妥推进城市化,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水平。
材料二 下表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表。
【1】下列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城市化水平总体上升 B. 中国的城市化速度落后于发达国家
C. 我国已经完全实现了城市化 D. 城市化进程取决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根据本次会议精神和中国的现实情况,今后我国城市化的方向是( )
A. 大城市的人口向西部转移 B. 大城市的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
C. 农村人口向大城市转移 D. 农村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土、黑土都是肥沃的土壤,我国有大面积的分布,然而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都发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下图为我国黄土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及我国黑土、黑钙土主要分布地区分布图。
下图为黄土高原河流水系分布图。
材料二 从黄土塬到黄土梁,再到黄土峁是黄土高原基本地貌形态的演变过程。下图是黄土峁、黄土梁和黄土塬地貌形态图。
(1)简析我国黄土和黑钙土土壤侵蚀程度差异的自然原因。
(2)分析黑土有机质丰富的自然原因。
(3)黄土高原的地势特点和判断根据。
(4)简述黄土地貌的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洞穴呼吸,指通过洞口及围岩裂隙等通道,洞穴与外部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当洞内空气的温度低于洞外大气温度时,空气交换以洞外流入洞内(即吸气)为主;反之,则以洞内流出洞外(即呼气)为主。读“某地溶洞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1】下列四幅图中,可正确反映洞穴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2】与洞穴外相比,洞穴内
A. 温差较小 B. 气温较低 C. 风速较大 D. 气压较高
【3】【3】该溶洞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A. 风力侵蚀 B. 流水侵蚀 C. 海浪侵蚀 D. 流水堆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