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甲图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乙图为某地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两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
(1)读材料一,甲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位于______半球,其中风带⑥的风向是______;材料二中A地的气候主要是受甲图中______气压带和______风带(填数码)的交替控制而形成的。
(2)材料一中,乙图所示气候类型的名称是______,其分布的规律是______,在材料二的A、B、C、D四地中,属于这种气候类型的是______。
(3)材料二中B地气候呈南北狭长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
(4)E处箭头代表风向,此时E地正值______季,分析此季节E地风向的形成原因_____
【答案】北 西南风 ② ⑥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B和C 地形 夏 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越过赤道右偏成西南季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解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大气环流以及对气候的影响,气温降水柱状图的判读,需要结合到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1)根据风向向右偏,判断图示气压带风带表示北半球。⑥为中纬西风带,北半球为西南风,材料二中A地的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2)材料一反映,该地区终年温和多雨,判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分布于西欧,及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再材料二中B和C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3)材料二中B地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狭长分布主要是受到北美洲落基山脉的影响。(4)E处箭头代表风向为西南风,南亚地区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形成原因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越过赤道右偏成西南季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胡杨,又称胡桐。树高15~30米,能从根部萌生幼苗,能忍受荒漠中干旱的环境,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据统计,世界上的胡杨绝大部分生长在中国,而中国90%以上的胡杨又生长在新疆的塔里木河流域,且呈沿河流分布的特点。
甲图为我国塔里木盆地示意图,乙图为喀什地区的降水统计资料,丙图为甲图中沿AB线胡杨密度的变化示意图。
(1)指出喀什地区的主要自然带类型,并分析原因。
(2)分析图示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
(3)描述沿AB线胡杨密度的空间变化特征,并分析这一特征的形成原因。
(4)博斯腾湖东西长55千米,南北宽20千米,平均水深为7.5米,是西北内陆最大的淡水湖。该湖是向塔里木河下游输水的主要水源地。你认为是否应该将博斯腾湖湖水输向塔里木河下游?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局部区域经纬网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②两地均位于中纬度
B. ③④两地均位于东经度
C. ①地位于a区域的东南方向
D. ④地位于②地的西北方向
【2】根据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位于两个相同半球的是
A. ①与② B. ③与④ C. ②与③ D. ①与④
【3】图中a、b、c、d四个区域,实际面积最小的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雾霾天气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混浊现象。2018年进入冬季后,我国多地处于雾霾笼罩之下,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雾霾笼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大气垂直对流运动更加旺盛 B.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
C. 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均增强 D. 昼夜温差变大
【2】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甲气压带的影响控制下,终年高温多雨
B. 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
C. 终年受乙风带控制的地区气候温和湿润
D. 终年受丙风带控制的地区气候寒冷少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示是1978-2004年某国人口总量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结合示意图分析,该时间段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峰期出现在1989年
B. 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C. 1978年~2004年,人口增长以机械增长为主
D. 1978年~2004年,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2】依据该图分析,该时间段内,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 人口自然增长率已降至1%以下,不应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B.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总量同期达到最高峰
C. 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属于发达国家
D. 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但是人口总量大,人口问题仍十分严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等高距是__________米,陡崖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_____米。
(2)图中甲村位于乙村______________方向。
(3)图中图中河流的流向先_______向______,再转向_____。
(4)图中山顶与丁的连线是_________地形。若丙地的气温是20度,则山顶处的气温是________。
(5)若图中河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河流水能资源很丰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 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
B. 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C. 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D. 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2】这些新出现的沙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
B. 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
C. 是降水减少,蒸发加剧
D. 是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地区推进
【3】在这些沙漠化地区,人们解决生活燃料问题最为可取的方式是( )
A. 结合积蓄肥料,大力发展沼气
B. 结合植树造林,大力发展薪炭林
C. 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D. 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开发利用小水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北德维纳河流域示意图,该流域的地形是宽阔的多丘陵的平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该流域冬季降水的海洋气流最主要来自
A. 南方 B. 北方 C. 东方 D. 西方
【2】该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①雨水②季节性积雪融水③冰川融水④湖泊水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