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 )

A.地形是农业生产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B.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

C.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分布广泛,不利于农业生产

D.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

D

【解析】

试题分析:

地形是农业生产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A不对,应为热量条件是农业生产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受海陆位置的影响,应该是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增加B错误。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分布广泛,利于农业生产C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人类面临的各种资源危机中,淡水危机是其中之一。据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2/3的人口将生活在缺水状态中。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

A.河流水和湖泊水 B.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 D.地下水和冰川

2.目前世界普遍感到用水紧张的主要原因是:( )

①环境污染严重,水质下降 ②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大,江河径流量下降 ③人口急剧增长,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增长过快 ④世界上的水资源总量不足 ⑤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3.调节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主要工程措施是( )

A.节约用水 B.修建水库

C.开采地下水 D.跨流域调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陕西省汉中市一厂学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北半球西风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分为南北两支,冬季,西风气流南移,其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向东移动,带来暖湿气流,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在我国,南支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冷空气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从而在昆明与贵阳之间形成( )

A. 准静止锋 B. 冷锋

C. 反气旋 D. 暖锋

2.在图示天气系统控制下,昆明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为( )

A. 阴雨连绵 B. 风和日丽

C. 晴雨无常 D. 暖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根据材料和图,完成问题。(9分)

材料1:塔里木河位于新疆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河,是重要的棉花、石油化工基地,也是新疆特色果品的生产基地。

材料2:“漫卷风沙埋河道,欲哭无泪哀胡杨”,是塔里木河下游断流干涸的真实写照。塔里木盆地边缘古丝绸之路南道及连接的古城,几乎全部被深埋在沙漠腹地。

材料3:2001年国务院批复《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报告》中一些具体做法:上游:实施节水改造,并在源流上建若干个山区水库。中游:修建近800千米的堤防,以减少每年因决口而浪费的10多亿立方米的河水。下游:跨流域调水,主要是由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下游的绿色走廊输水。2002年,塔里木河实施了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2003年塔里木河干流开始征收水费。

(1)如材料1所述,塔里木河流域是重要的绿洲农业区。在引水灌溉中,应注意避免 _______________的灌溉方式,而采用 ______________等灌溉方式,发展节水农业,避免农业耕作区的土地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材料2中提到“古丝绸之路南道及连接的古城,几乎全部被深埋在沙漠腹地”,这反映了绿洲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后退。(1分)

(3)材料3中对塔里木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措施,体现了在干旱的内陆河流域,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要考虑上游地区的开发,也要考虑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1分)

(4)该地区生产的棉花在我国质量最好,请分析该区棉花生产区位优势。(3分)

(5)与南方的高山峡谷相比在西部相对平坦的地区修建水库的最不利条件是: (1分)

A.工程量较大

B.同等库容下,水面面积较小

C.坝高较高,施工困难

D.施工过程中无法保障工人饮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的生产模式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图中不同生产模式分区的主导性因素为( )

A.地形 B.土壤

C.水源 D.热量

2.过渡带最不适合进行的农业生产方式是( )

A.小麦农场 B.畜牧业

C.灌草种植 D.野生动物繁育基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洋流是海水运动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对地理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要素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及图,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共花了37天的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只花了20天的时间就顺利到达,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

材料二 北大西洋及其周边地区图。

(1)都柏林和印第安港所处的纬度差不多,但1月份都柏林的气温为8℃时,印第安港通常在0℃以下,说明其原因。(2分)

(2)丙表示纽芬兰渔场,试解释该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3)哥伦布从美洲返回欧洲,若想一路顺风顺水,则所借助的盛行风为 ,所借助的洋流是 。(2分)

(4)若丁处海湾发生石油泄漏事故,那么甲乙两处更容易受污染的是 ,原因是 。(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走在路上,“海景”随处可见;呆在家中,却一不小心成为“海景”。2014年6月23日正逢入梅首日,一场大雨浇透江城武汉,久违的“看海”,又成为市民们的调侃词。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武汉市“海景”随处可见的原因之一是人类的硬化路面建设直接导致该区域 ( )

A.降水增加 B.地下径流增加

C.水汽输送量增加 D.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本次降水能促进武汉市水资源更新 ②降水后武汉市地下水补给长江水

③武汉市水循环减弱 ④本次降水对武汉市的地表形态会产生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高二上学期学科联赛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半岛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该半岛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半岛地势南高北低

B.该半岛上最大的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

C.该半岛西侧海岸线比东侧平直

D.仅从地形角度考虑,该半岛西部的人口密度应大于东部

2.A、B、C、D四点为图中经纬线的交点,图中两点之间距离最短的是( )

A.AB B.BC

C.CD D.A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旅游地理

红河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当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高谷深、沟壑纵横的地理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是一种新型的文化遗产。活态存在是哈尼梯田最大的特征,其历史可追溯到1300年前的唐代。梯田规模宏大,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元阳、绿春、金平等县。20世纪80年代经摄影家的介绍,红河哈尼梯田开始名扬世界,它壮美的自然景观吸引着各地的人们,被中外游客誉为“中华风度,世界奇迹”。这里的漫山梯田与云海、森林、村庄组成一幅奇妙的图画,一年四季变幻色彩,甚至一天之内也是气象万千,宛如仙境。2013年6月22日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红河哈尼梯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的第45处世界遗产。

依据材料简述红河哈尼梯田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及当前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