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左图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右图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

(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

(3)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箭头a的自然景观变化属于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差异是以____为基础产生的。

(2)我国横断山区的垂直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沿箭头_____(a/b)的变化。该山自然带的发育程度与山体所在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____________季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

(2)D处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气压带在海洋上的保留部分。

(3)此季节,A点的风向为____________,C点的风向为____________。

(4)此季节,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我国某地区自然要素关系图”回答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

A.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B.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C. 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D. 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一种形式,下图中曲线代表等压面,分析回答各题。

1.关于图①中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处气流上升 B.a处为晴朗天气

C.甲处高气压 D.乙处低气压

2.图②所示的海陆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 )

A.白天 B.夜间

C.夏季 D.秋季

3.如果图②位于南亚,则C的盛行风向为(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吉林市高二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各题。

1.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全年盛行西风,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B.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

C.地形以山地为主,海岸线曲折

D.年降水量岛屿东岸比西岸多

2.图中寒暖流交汇处是世界著名的渔场,其成因是( )

A.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

B.千岛寒流与北太平洋暖流交汇

C.北大西洋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

D.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3.日本1月0℃等温线与北纬38°纬线基本吻合,而中国东部地区1月0℃等温线与北纬33°纬线基本吻合。说明( )

A.日本地形以山地为主,中国东部以平原为主

B.日本1月南北温差小,中国东部1月南北温差大

C.日本受冬季风影响小,中国东部受冬季风影响大

D.日本1月晴朗天气多,中国1月日照时间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吉林市高二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四图中P点的位置同时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和我国境内四个条件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干旱是困扰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各大流域1997—2007年平均受旱率和成灾率统计情况。(受旱率=受旱耕地面积/耕地总面积×100%;成灾率=成灾耕地面积/耕地总面积×100%)。

分析我国旱灾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并提出农业生产方面应对旱灾的有效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南长沙望城区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季风指数是某一地区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值越大表示季风现象愈明显,它反映了一个地区季风的强弱程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23年,我国东部地区夏季出现下列现象可能性较大的是( )

A.南北皆旱 B.南涝北旱

C.南旱北涝 D.南北皆涝

2.20世纪末冬季风指数明显减小,其原因可能是( )

A.冬季风减弱 B.夏季风减弱

C.海陆热力差异减小 D.温室效应加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