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空间上气温为3°C的某等温面上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从热力环流原理看图示近地面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分析江西省南昌市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可能是由( )
A.反气旋影响 | B.冷锋影响 | C.气旋影响 | D.准静止锋影响 |
A.A过境时刮风现象明显,B过境时一般为微风 |
B.A过境后气温下降,B过境后气温上升 |
C.A过境后气压上升,B过境后气压下降 |
D.A降雨区在锋前,B降雨区主要在锋后 |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 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图”(单位:mm),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图中L地与R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纬度位置 | B.离海的距离 | C.地形 | D.植被 |
A.M海区属于印度洋 | B.Q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
C.该区域为热带草原景观 | D.油橄榄是该区域主要农作物之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我国东、中、西地带性经济差异是一切自然、经济、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关东部经济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交通便利 | B.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 |
C.能源、原材料充足 | D.环境问题严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尼日尔河流域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尼日尔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源头河段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
B.从源头到库利科罗河段有凌汛现象 |
C.库利科罗到尼亚美河段水量逐渐减少 |
D.尼亚美以下河段流经峡谷地区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
A.土壤盐碱化和土地沙化 | B.生物多样性减少和土地酸化 |
C.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 | D.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全球每年生产的塑料制品中10%最终“归宿”是大海。图4中阴影部分示意太平洋上最集中的废塑料物品和碎片“垃圾场”,被称为“太平洋垃圾漩涡”。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垃圾漩涡”的形成原因是
A.受气旋影响垃圾向中心集中 | B.受反气旋影响垃圾向中心集中 |
C.受洋流影响垃圾向中心集中 | D.受径流影响垃圾向中心集中 |
A.漩涡东部陆地 | B.漩涡西部陆地 |
C.漩涡南部陆地 | D.漩涡北部陆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农作物主产区某年6月16日发育及收获进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农作物在甲乙两地的发育晚于同纬度地区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降水较少 | B.地势较高 | C.技术落后 | D.旱灾频发 |
A.阴雨天气不利于收割和晾晒 | B.机械化水平低影响收割进度 |
C.劳动力短缺影响收割进度 | D.市场价格走低导致农民收割意愿不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不同气候区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当地年均温及年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岩石的风化最深处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A.热带沙漠气候 | B.热带雨林气候 |
C.亚热带季风气候 | D.温带海洋性气候 |
A.喷出岩 | B.侵入岩 | C.沉积岩 | D.变质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海拔 | B.热量 | C.水分 | D.土壤 |
A.广泛种植水稻 | B.雨热同期 |
C.冬季河流结冰 | D.水运发达 |
A.河流流向 | B.海陆位置 | C.纬度位置 | D.盛行风向 |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 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
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 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