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10分)

2004年12月26日这一天,是个刻骨铭心的日子,印度洋沿岸国家(如下图)遭受了一场无情的灾难,但世界各国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北纬3.9度、东经96度)发生8.7级地震。震中距海岸约30公里。地震引发强大的海啸,给印度洋沿岸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材料二 吉大港红十字会主席拉巴尼说:“这次(印度洋世纪大海啸灾难),千百年流入孟加拉湾的河流救了我们;同时我们也做了充分准备。因此我们没有发生象邻国一样严重的灾难”。

(1)地震发生3小时32分钟后,美国旧金山(大约西经120度)的小约翰高兴地收到他父亲的平安电话,同时得知他们父子处于不同日期。(3分)

①根据下图请在答题卷相应图中画出此时全球日期分布情况:要求画出日期分界经线并标注度数;在适当位置标注不同的日期。

②此时有关小约翰家乡的叙述可信的是

A.看到许多小朋友在阳光下玩耍

B.小约翰吃着刚从当地果园采摘来的葡萄

C.当地河水较多补给地下水

D.当地企业以规模大、资本集中而著称

(2)简析孟加拉国“没有发生象邻国一样严重的灾难”的自然和人为因素。(2分)

材料三 印度洋海域属于地震多发地带,本身就存在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的潜在威胁,然而,印度洋海域的国家几乎都没有加入世界海啸预警系统。因而,印度洋海啸灾难发生,既是天灾更是人祸。

(3)根据以上材料,试从影响自然灾害的人文背景角度分析印度洋海啸灾难的严重性。(3分)

材料四 海啸发生后,中国政府和人民在第一时间赶到受灾现场参与救援,受到东南亚人民的高度赞扬。在2005年1月6日的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上,温总理在题为《同舟共济重建美好家园》的重要讲话中郑重承诺:中国愿根据受灾国的需要,调整和补充救灾物资;帮助受灾地区重建基础设施;愿意与区域各国分享中国“风云二号”卫星的有关资料等等。

(4)结合材料,简要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积极影响。(2分)

(1)①见下图 ② C

(2)自然因素:入海河流数以亿万吨计的沉积物,使沿海海床变浅,成为抵御海啸的天然屏障,缓和了海啸的冲击力;人为因素:由于过去经常受飓风及风暴潮袭击,有着比邻国更充分的应急准备。

(3)印度洋海域各国经济较为落后,缺乏海啸预警系统,社会系统对于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较低;该地区人口稠密,城镇、村庄多分布于沿海地带,经济密度相对较高。对海岸生态环境破坏及不合理利用使海岸林木破坏严重,海底珊瑚礁的破坏加剧了海啸的破坏强度。

(4)提示:从人类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对灾害研究、预报、防灾减灾能力提高和各国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对灾害的重视程度、同力协作等角度来说明。可作为学习第四单元预习题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材料三  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送到自家门口;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例如非洲的矿山,或上海的洋行: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合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他随身携带的金币可以在世界各个地方兑换成当地货币而通行无阻。

请回答:

(1)读图7,指出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2)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

(3)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初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从中受益的主要是哪些国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福建省高二下学期期末模块测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8分)

贵阳市百花工业园区存在着这样一个工业“生态链”:焦化厂排放的煤气,供给金属镁厂和脱氟硫酸三钙厂生产使用,生产的焦炭供应周边厂家,产生的煤渣则提供给水泥厂使用,而余热还可带动1.2万千瓦的发电装置。将几家工厂捆绑在一起的这个联合化工项目是“循环经济”理念的一个产品。

(1)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发展“循环经济”的作用。

(2)读图,分析贵阳市发展炼铝工业有利的区位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10分)

2004年12月26日这一天,是个刻骨铭心的日子,印度洋沿岸国家(如下图)遭受了一场无情的灾难,但世界各国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北纬3.9度、东经96度)发生8.7级地震。震中距海岸约30公里。地震引发强大的海啸,给印度洋沿岸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材料二 吉大港红十字会主席拉巴尼说:“这次(印度洋世纪大海啸灾难),千百年流入孟加拉湾的河流救了我们;同时我们也做了充分准备。因此我们没有发生象邻国一样严重的灾难”。

(1)地震发生3小时32分钟后,美国旧金山(大约西经120度)的小约翰高兴地收到他父亲的平安电话,同时得知他们父子处于不同日期。(3分)

①根据下图请在答题卷相应图中画出此时全球日期分布情况:要求画出日期分界经线并标注度数;在适当位置标注不同的日期。

②此时有关小约翰家乡的叙述可信的是

A.看到许多小朋友在阳光下玩耍

B.小约翰吃着刚从当地果园采摘来的葡萄

C.当地河水较多补给地下水

D.当地企业以规模大、资本集中而著称

(2)简析孟加拉国“没有发生象邻国一样严重的灾难”的自然和人为因素。(2分)

材料三 印度洋海域属于地震多发地带,本身就存在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的潜在威胁,然而,印度洋海域的国家几乎都没有加入世界海啸预警系统。因而,印度洋海啸灾难发生,既是天灾更是人祸。

(3)根据以上材料,试从影响自然灾害的人文背景角度分析印度洋海啸灾难的严重性。(3分)

材料四 海啸发生后,中国政府和人民在第一时间赶到受灾现场参与救援,受到东南亚人民的高度赞扬。在2005年1月6日的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上,温总理在题为《同舟共济重建美好家园》的重要讲话中郑重承诺:中国愿根据受灾国的需要,调整和补充救灾物资;帮助受灾地区重建基础设施;愿意与区域各国分享中国“风云二号”卫星的有关资料等等。

(4)结合材料,简要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积极影响。(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北纬3.9度、东经96度)发生8.7级地震。震中距海岸约30公里。地震引发强大的海啸,给印度洋沿岸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材料二 吉大港红十字会主席拉巴尼说:“这次(印度洋世纪大海啸灾难),千百年流入孟加拉湾的河流救了我们;同时我们也做了充分准备。因此我们没有发生象邻国一样严重的灾难”。

(1)地震发生3小时32分钟后,美国旧金山(大约西经120度)的小约翰高兴地收到他父亲的平安电话,同时得知他们父子处于不同日期。

①根据下图请在答题卷相应图中画出此时全球日期分布情况:要求画出日期分界经线并标注度数;在适当位置标注不同的日期。

②此时有关小约翰家乡的叙述可信的是

A.看到许多小朋友在阳光下玩耍

B.小约翰吃着刚从当地果园采摘来的葡萄

C.当地河水较多补给地下水

D.当地企业以规模大、资本集中而著称

(2)简析孟加拉国“没有发生象邻国一样严重的灾难”的自然和人为因素。

材料三 印度洋海域属于地震多发地带,本身就存在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的潜在威胁,然而,印度洋海域的国家几乎都没有加入世界海啸预警系统。因而,印度洋海啸灾难发生,既是天灾更是人祸。

(3)根据以上材料,试从影响自然灾害的人文背景角度分析印度洋海啸灾难的严重性。

材料四 海啸发生后,中国政府和人民在第一时间赶到受灾现场参与救援,受到东南亚人民的高度赞扬。在2005年1月6日的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上,温总理在题为《同舟共济重建美好家园》的重要讲话中郑重承诺:中国愿根据受灾国的需要,调整和补充救灾物资;帮助受灾地区重建基础设施;愿意与区域各国分享中国“风云二号”卫星的有关资料等等。

(4)结合材料,简要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