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图四条曲线分别代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四个地区的城市数量变化示意图。图中代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
C.③D.④
B

本题考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增多、城市数目变多、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密度增大、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化水平提高等),主要原因是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在这些地区中,珠江三角洲表现出“后来居上”的特征。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六大经济区域中,有人这样概括:“珠三角”抢得先机,“长三角”后来居上,“环渤海”潜力巨大,“新东北”重振旗鼓,“大西北”加快开发,中部崛起更待何时?
材料2:

(1)有关人士将环渤海的天津滨海新区、珠三角的深圳、长三角的浦东并称为中国东部沿海具有相似战略功能的“三大极点”,分析三个区域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2分)
(2)图丙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1分)
A.地势平坦开阔
B.土壤深厚、肥沃
C.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D.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3)试分析与长三角相比,“振兴新东北”的主要优势与劣势。(4分)
(4)填写下表,分别写出甲、乙、丙图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3分)
限制性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图5为“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曲线标注的序号与文字说明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一--城市人口比重
B.②一--第二产业产值比重
C.③一--农村人口比重
D.④-----第一产业产值比重
小题2:图示曲线反映了:
A.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增长的速度最快
B.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C.1990年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超过第一产业
D.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三种工业化、城市化模式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地区中,其发展模式与?相符的是(  )
美国“硅谷”                
B.德国鲁尔区   
C.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D.长江三角洲
小题2:20世纪80年代,影响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的主导因素是(  )
A.侨乡B.政策C.交通D.劳动力
小题3:20世纪90年代后期,与我国其他沿海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快的主要原因是(    )
政策优惠                   B.科技发达      
C.劳动力廉价              D.产业升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11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20世纪80年代外资企业向珠江三角洲转移的原因。(3分)
(2)列举城市化对乡村社会带来的影响。(4分)
(3)简要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人口空间分布特点的变化及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东北是我国传统工业区,其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模式属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图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值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以经济的增长速度为标准,将珠江三角洲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
A.1980~1985年为第一阶段,1985~2000年为第二阶段,2000年以后为第三阶段
B.1980~1990年为第一阶段,1990~2000年为第二阶段,2000年以后为第三阶段
C.1980~1995年为第一阶段,1995~2000年为第二阶段,2000年以后为第三阶段
D.1985~1990年为第一阶段,1990~2000年为第二阶段,2000年以后为第三阶段
小题2:关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第一阶段,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阶段以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产业,外商投资额增长较慢
B.处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外商投资规模小,工业生产总值的提高缓慢
C.这一阶段我国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加之劳动力资源丰富,经济增长较快
D.政策和侨乡优势使外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所以工业总产值的增长也很迅速
小题3:在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中,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匹配的说法是
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劳动力资源严重紧缺
B.城市规模结构合理,相互之间分工合作密切
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三废”排放量大
D.产业结构调整,重工业和高技术工业发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26分)长三角和珠三角(双三角洲)是我国两个重要经济区,阅读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双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

材料二:双三角洲地区基本情况(2007年)
城市群
土地面积(万Km2)
常住人口(万)
非农业人口比重(%)
生产总值(GDP,亿元)
进出口总额/GDP
长三角
11
9749
65
46862
1.13
珠三角
2.5
4492
77
25416
1.78
 
材料三:IC产业(集成电路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一般由设计、制造、封装三个环节构成,珠三角和长三角是我国最重要的IC产业基地。下图是2001-2007年我国IC产业产值(亿元)结构变化图。

(1)上海与广州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小的是        ;材料一中所标的珠三角城市都有阳光直射的机会,深圳与惠州相比,每年先得到阳光直射的是       。 (4分)
(2)从材料二可知,两个城市群相比,经济密度(单位面积GDP)较大的是        ,经济对外依存度较低的是      。(4分)
(3)2001-2007年,我国IC产业产值居主导地位的是     环节,产业产值比重上升最快的是     环节。(4分)
(4)酸雨主要由      与N03等酸性气体污染造成。双三角地区酸雨危害严重,减少这些酸性气体排放的主要措施有哪些?(8分)
(5)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珠三角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城市等级体系不合理、城市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请你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措施。(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A.外来投资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C.乡镇企业发展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