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舟中晓望

孟浩然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注】标。

【注】赤城赤城山在天台县北属于天台山的一部分山中石色皆赤状如云霞。

(1)这首诗的首联和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2)这首诗的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首联和颔联描绘了现实中的拂晓扬帆,旅途开始,百舸争流,客商熙来攘往的繁忙景象。(2)诗人悠闲地欣赏美景却因霞光而想象看到的就是赤城山的尖顶所在表现了诗人怡然欣赏的态度以及诗人在旅途中对名山的向往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景物形象。首联中描写了”“青山”“水国,颔联中描写了舳舻以及舳舻的状态来往接风潮;抓住了这两联中描写的景物,就不难概括出其描写的景象了。(2)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坐看”照应“望”字,“坐看霞色晓”表现出一种怡然欣赏的态度。“疑”字设置了悬念,形象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向往名山的心情。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填空。

钱钟书,字____________,号槐聚,1910年生于江苏无锡。现代著名的文学家,解放前的主要著作有____________,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__,长篇小说____________,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解放后,钱先生出版有《宋诗选》《管锥编五卷》《七缀集》《槐聚诗存》等。参与《毛泽东选集》的外文翻译工作。主持过《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当地的人,凭着数年的观察,以机敏的目光精于取舍,终于独具匠心地把万春园变作一处供人休闲的福地。

B.在他国的土地上,珠圆玉润的青花瓷,仿佛是带着神秘使命的使者,带着虚幻的让人迷乱的气息,向人们传递着古老东方难以言传的文明。

C.同学们都很欣赏有书卷气的文章,觉得它厚重、大气,描摹事物洗练传神,抒发情感蕴藉深沉,发表议论穿云裂石,显示出大家的风范。

D.在打击网络谣言方面,各国的立场是一致的,但是,谣言就像病毒一样无孔不入,造谣者的手段和方式更是无出其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河北省保定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案例一:2015年9月,安徽省女子李某为救小孩被恶犬咬成重伤,短时间内募集爱心款超过80万元。但是随后事件反转,咬李娟的狗,竟然是其男友张宏宇所养,为了短时间内筹到医药费,男友张宏宇就编造了李娟为救女童被狗咬伤的谎言,骗取捐款。

案例二:杨震人患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面对巨额医药费,朋友为她网上募捐18.6929万元。但杨震人说:捐款先不要动,如果自己家的钱够用,就把捐款换回去。一年后,杨震人病奇迹般好了,尽管花光了积蓄,还欠了债,但她依然将18.6929万元捐给了慈善机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①该诗写于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考进士落第之后。②北阙:指帝宫。③青阳:指春天。

(1)这首诗是诗人在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请分点概括诗人表达的情感。

(2)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松月夜窗虚的妙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诗歌是如何引出对天姥山的描写的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诗人是如何描写梦境中的天姥山的请从内容的角度简要分析。

3诗歌描写诗人梦境的作用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这段文字中有两句话有语病请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安史之乱”是唐代文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也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界标。当时诗人杜甫就以积极入世的精神勇敢而忠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即使在大局极端危急的情况下也从来没有失去信心。在我国的诗坛上杜甫的教育作用、美育作用和认识作用都不是别人难以企及的。这就是后人将其人尊为“诗圣”将其作品尊为“诗史”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xìn zuò 茕孑立qióng

B zhuó 兄弟xiǎn

C mǐn 奉圣朝dài

Dwèi jīn shǔ 以微贱wè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莲池老人

贾大山

庙后街,是县城里最清静、最美丽的地方。那里有一座寺院,山门殿宇早坍塌了,留得几处石碑,几棵松树,树顶上蟠着几枝墨绿,气象苍古。寺院西南两面是个池塘,清清的水面上,有鸭,有鹅,有荷;池塘南岸的一块石头上,常有一位老人抱膝而坐,也像是这里的一个景物。寺院虽破,里面却有一座钟楼。那是唐代遗物,青瓦重檐,两层楼阁,楼上吊着一只巨大的铜钟。据说,唐代钟楼,全国只有四个半了,可谓吉光片羽,弥足珍贵。只是年代久了,墙皮酥裂,瓦垄里生满枯草。著有人走近它,老人就会隔着池塘喝喊:

——不要上去,危险——”

老人很有一些年纪了,头顶秃亮,眉毛胡子雪白,嗓音却很雄壮。文物保管所的所长告诉我,他是看钟楼的,姓杨,名莲池,1956年春天,文保所成立不久,就雇了他,每月四元钱的补助,一直看到现在。

我喜欢文物,时常到那寺院里散心。有一天,我顺着池塘的坡岸走过去。

老人家,辛苦了。

不辛苦.天天歇着。

今年高寿了?

谁晓得,活糊涂了,记不清楚了。

聊了一会儿,我们就熟了,谈得很投机。

老人单身独居,老伴儿早故去了。他的生活很简单,一日三餐,有米、面吃就行。两个儿子都是菜农,可他又在自己的院里,种了一畦白菜,一畦萝卜,栽了一沟大葱。除了收拾菜子,天天坐在池边的石头上,看天上的鸽子,看水中的荷叶,有时也拿着工具到寺里去,负责清除里面的杂草、狗粪。——这项劳动也在那四元钱当中。

他不爱说话,可一开口,便有自己的道理,很有趣味。中秋节前的一天晚上,我和所长去看他,见他一人坐在院里,很是寂寞。我说:

老人家,买台电视看吧。

不买。他说。那是玩具。钱凑手呢,买一台看看,那是我玩它;要是为了买它,借债还债,那就是它玩我了。

我和所长都笑了,他也笑了。

那天晚上,月色很好,他的精神也很好,不住地说话。他记得那座寺院里当年有几尊罗汉、几尊菩萨,现在有几块石碑、几棵树木,甚至记得钟楼上面住着几窝鸽子。秋夜天凉,我让他去披件衣服。他刚走到屋门口,突然站住了,屏息一听,走到门外去,朝着钟楼,放声喊起来:

——下来,那里玩不得呀!踩坏我一片瓦,饶不了你……”喊声未落,见一物腾空一跃,逃走了。我好奇怪,月色虽好,但究竞隔一个池塘呀,他怎么知道那野物上钟楼呢?他说他的眼睛好使,耳朵也好使,他有功夫

可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他死了。那天上午,我到城外给父亲上坟,看到一棵小树下,添了一个新坟头。坟头很小,坟前立了一块砖,上写杨莲池之墓。字很端正,像用白灰写的。我感到太突然了。想着他生前的一些好处,就从送给父亲的冥钱里,匀了一点儿,给他烧化了……

当天下午,我怀着沉痛的心情,想再看看他的院落。一进院门,吃了一惊,屋里传出了欢笑声。推门一看,几位老人,有的坐在炕上,有的蹲在地下,正听他讲养生的道理。

我傻了似的看着他说:你不是死了吗?

老人们怔住了,他也怔住了。

我在你的坟上,已烧过纸钱了!

哎呀,白让你破费了!

他笑了,笑得十分快活。他说去年冬天,到城外拾柴火,见那里僻静,树木也多,一朝合了眼,就想到那里去。见那里的坟头越来越多,怕没了自己的地方,就先堆了一个。老人们听了,扑哧笑了,一齐批判他:好啊,抢占宅基地!

天暖了,他又在池边抱膝而坐,看天上的鸽子,水中的小荷……有人走近钟楼,他就隔着池塘喝喊:

——不要上去,危险——”

清明节,我给父亲扫墓,发现他的坟头没有了,当天就去问他:

你的坟头呢?

平了。

怎么又平了?

那也是个挂碍。

他说,心里挂碍多了,就把功夫破了,工作就做不好了。

(摘自《中国短篇小说百年精华》,有删改)

【1】文章以寺院的环境描写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贾大山常说:咱们写小说,就是让人学好哩!读了此文,你从莲池老人身上学到了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莲池老人先给自己立坟头,后又平坟头,反应出老人的功夫分别处在什么境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生活中多一些莲池老人,社会就会少一些浮躁;文坛上多一些贾大山,小说就会多一些纯净。联系现实,依据文本对这句话的含意进行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