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作为环境资源在干旱地区的主要作用是( )
A.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B.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D.美化环境、减弱噪声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太阳能量的来源是( )
A.太阳黑子和耀斑的强烈活动 B.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C.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D.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辽滨实验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
A.增强a辐射 B.增强b辐射
C.增强c辐射 D.改变b的辐射方向
2.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
B.a、b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
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吉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 )
A.生物残体分解快
B.植物生长速度快
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
2.大面积地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①空气中CO2浓度增加 ②造成臭氧层空洞 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 ④许多物种灭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吉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导致人类对雨林开发的根本原因是( )
A.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B.人口的增长和贫困
C.移民亚马孙平原 D.毁林开荒、开辟大型肉牛牧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吉林省高二上学期第2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述材料,回答问题:(共6分)
材料一 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由原来的2.2元/kg,降到现在的1.6元/kg,降幅近30%。
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注:运输费用以到达大连为例。
产地 | 含油量 | 运输费用(元) | 生产成本(元/千克) | 生产方式 |
国产大豆 | 17% | 0.18 | 1.60 | 粗放式 |
进口大豆 | 19% | 0.16 | 1.28 | 集约式 |
材料二: 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2002年)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全国 | |
人均耕地面积(hm2/人) | 0.31 | 0.21 | 0.10 | 0.02 | 0.07 | 0.05 | 0.10 |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kg/hm2) | 4916 | 5872 | 5870 | 7044 | 6207 | 6175 | 4885 |
(1)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化水平较高的农业区,从自然条件来看,这里有利于机械化、水利化建设的因素是 。(2分)
(2)作为商品粮基地,东北平原与其他商品粮基地比较,其突出的优势是 。(2分)
(3)据统计,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相当于国内大豆的总产量,进口大豆在我国畅销的主要原因是和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吉林省高二上学期第2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中温带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及年降水量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④四个区域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分依次为( )
A.草地、林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林地
B.沙漠、草地、林地和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以水田为主的耕地、林地
D.沙漠、林地、草地、林地
2.关于图示农业基地开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大力开垦黑土和沼泽土,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②依靠科技提高单产 ③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发展,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度地升值 ④淡化农业土地开发,使该地逐步转化为我国最大综合工业基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高三10月测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洋流可以影响海水的水平温度,从而导致海水剖面图水温等温线发生变化,若下图海水表面水温仅仅考虑洋流的影响,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如果海水表面水温等温线如实线所示,且a=20,b=18,该现象发生在大西洋,那么流经该海区的洋流是( )
A.西风漂流 B.北大西洋暖流
C.巴西暖流 D.加那利寒流
2.如果海水表面水温等温线如虚线所示,且c=17,d=15,那么其沿岸可能会形成(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作为中国的西大门,“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喀什与五国接壤,6个口岸对外开放,12月30日,连接南疆8个县市的喀和铁路(如右图所示)建成通车。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与深圳相比,喀什经济特区的区位优势是( )
A.接壤国家多,国际贸易与合作潜力巨大
B.交通条件好
C.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
D.光照和热量条件较好
【小题2喀和铁路沿线的城镇主要分布于( )
A.河流下游 B.沙漠地区
C.高山雪线附近 D.绿洲地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