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三个不同地区学校的学生,在国际互联网上合作设计了一个测量“立杆影子长度”的探究学习活动。他们于2013年6月22日,各自在当地正午前后,测量1米高立杆的影子长度,所得数据制成下图。据此完成8~10题。
8.甲、乙、丙三地该日昼长,由长到短的顺序是
A.甲、乙、丙 B.丙、甲、乙
C.乙、丙、甲 D.乙、甲、丙
9.当乙地测得该日杆影长最短时,丙地所在时区的区时是
A.5时 B.7时
C.19时 D.17时
10.甲图所示地,位于我国某省(区),下列对联或诗句中可反映该省(区)地理特征的是
A.浩荡滇池波自远,苍茫洱海水何宽
B.西湖天下景,游者无贤愚
C.洞庭西下八百里,淮海南来第一楼
D.一路椰荫鱼艇静,天涯海角好家乡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2013年12月12日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回答19-20题。
19.关于甲、乙两地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压:甲<乙 B.气温:甲<乙
C.气温日较差甲>乙 D.云量:甲>乙
20.关于图中丙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正吹正北风 B.风力大于丁处
C.气压小于丁处 D.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河西走廊地理位置示意图和该地某地理事物示意图。
材料二 河西走廊位于青藏高原与蒙古高原之间,南以祁连山和阿尔金山为界,北至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东起乌鞘岭,西迄甘肃与新疆交界。大部分海拔1000~2500m。
(1)描述图乙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6分)
(2)河西走廊成为我国古代东西方交通要道的原因何在?(6分)
(3)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该地应采用何种方式保护生态:植树造林还是种草?(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新西兰对外联系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原因。(3分)
(2)分析南岛降水量西多东少的原因。(2分)
(3)与南岛相比,说出北岛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优势。(4分)
(4)新西兰多火山地震,分析其原因,并概述火山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甲图中是上海豫园名石“玉玲珑”,乙图中是台湾东北海岸“野柳公园”中最著名的海岸“女王头”。据此回答以下20-21题。
20.“玉玲珑”由石灰岩组成,其玲珑剔透独特形态的成因是 ( )
A.风力侵蚀作用
B.岩浆喷出作用
C.岩浆侵入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
21.形成“女王头”独特地貌的主要作用是 ( )
A.化学溶蚀、风力侵蚀
B.风力侵蚀、流水侵蚀
|
D.地壳运动、风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右图为对应河流部分河段示意图,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该河段河面在1月和7月的平均宽度。回答4~5题。
4.下列关于该河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循环7月比1月活跃
B.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
C.甲处河岸流水堆积作用最显著
D.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5.图中P处以南海岸线曲折适宜建港,但目前少大港,其原因可能是( )
A.有河流注入,泥沙堆积严重 B.资源贫乏,环境人口容量小
C.山脉紧逼海岸,经济腹地小 D.纬度较高,封冻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回答7~8题。
7.全球“温室效应”的形成与图中的哪些过程有关( )
A.ab B.ac C.bd D.bc
8.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
①全球海平面上升 ②将导致两极地区及陆地上高山冰雪消融 ③城市形成光化学烟雾 ④短期内,全球河流径流量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 下垫面时,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19-20题。
19.夏季,S市主要受( )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
20.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