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1.读图分析.
(1)图中箭头中字母分别代表:A养分脱离植物、B雨水带来可溶性养分、C释出养分D供给养分、E地表径流带走养分
(2)雨林生态系统中,由于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
(3)雨林生态系统中,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内,所以地上植被成为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而这又正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
(4)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很快丧失,雨林生态系统则很难恢复.
(5)简述森林作为环境资源的意义.

分析 结合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判断

解答 解:(1)由于雨林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热带雨林成为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在强大的生命活动推动下,其生物循环旺盛.植物在快速生长的同时形成枯枝落叶,在地表很快就被分解者分解,所释放的养分又直接被根系再吸收,以继续维持植物的快速生长.
(2)由于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再加上长期的高温多雨的淋洗,雨林中的土壤一般很贫瘠.
(3)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4)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而这又是最容易被人类破坏的部分,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将遭到强烈淋失,植被很难恢复,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入崩溃.
(5)雨林的生态环境功能主要为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吸烟滞尘;美化环境;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
故答案为:(1)A养分脱离植物;B雨水带来可溶性养分;C释出养分;D供给养分;E地表径流带走养分;
(2)养分;土壤;
(3)植物;植被;关键;
(4)淋洗;生态系统;
(5)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

点评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并结合热带雨林的环境功能分析,可调用课本相关内容,知识性试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自然灾害与防治】
依据图文资料,分析图示地区雷暴空间分布特点形成的自然原因,并列举其防御措施.
材料一  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部对流性天气.常伴有强烈的阵雨或暴雨,它是大气不稳定状况的产物,雷暴灾害主要由雷击和闪电带来.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涌现和电子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雷电灾害也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更大的危害.
材料二我国某区域雷暴空间分布图(图甲)及该区域地形、水系田(图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甲示意福建省1960--2005年平均台风降水量分布,乙示意福建省台风降水年总量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福建省台风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
(2)说明福建沿海地区台风灾害严重的原因及其防御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如图所示区域50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盖率不到1%.

(1)根据干湿地区的划分,图示区域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2)在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如果有①植树造林、②种草、③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3年3月11日,是日本9.0级大地震两周年纪念日,2011年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 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嘯,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新华网莫斯科2013年2月14日电俄罗斯紧急情况部门14日说,位于俄罗斯西伯利 亚地区的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当天发生7.3级地震,地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也没有给当地 建筑物造成严重破坏.
(1)试分析日本地震多发的原因.
(2)分析比较两次地震所造成的灾害损失差异巨大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材料一  2010年8月7日23~24时的l小时内,甘肃舟曲的降雨量达77.3m,位于舟曲的三眼峪沟流域(最高点海拔3828m,最低点1340m)和罗家峪沟流域(最高点海拔3794m,最低点入河口处为1330m),暴雨形成强大洪水依次冲毁两条沟内的天然堆石坝和人工拦挡坝,形成规模巨大的泥石流,冲毁房屋5500余间.
材料二  图1为舟曲泥石流发生区域示意图,图2为被泥石流损害的舟曲县域.

图1                                    图2
(1)分析此次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
(2)说出此次泥石流造成的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从表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
表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自然灾害的统计
指标70年代80年代90年代1993-2002年
灾害数量/次1110198727422935
死亡人数/万人196807953.1
受影响人数/万人7.414.519.625
受灾损失/亿美元1310204062906550
A.灾害的强度减小了B.人类社会抵御灾害的能力增强了
C.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增加了D.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减小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近年来,我国在生育方面的变化是(  )
①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
②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
③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
④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乙村聚落最可能受到的自然灾害威胁是(  )
A.地震B.干旱C.泥石流D.火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