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甲、乙、丙、丁四处岩石不可能含有化石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2】对岩石甲、乙、丙、丁形成的先后顺序的推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B.丁→丙→乙→甲C.甲→丙→乙→丁D.丁→丙→甲→乙
【答案】
【1】A
【2】D
【解析】
【1】根据三大岩石的特点可知,含有化石的岩石是沉积岩。由图可知,图中甲岩石是玄武岩,属于岩浆岩;乙岩石是砂岩,属于沉积岩,丙岩石是石灰岩,属于沉积岩,丁岩石是属于沉积岩地层,因此不可能含有化石的岩层是玄武岩断层。A符合题意。
【2】沉积岩地层年代越久远,位置越往下,埋藏越深,形成的时间较早,因此图中沉积岩乙丙丁由早到晚依次是丁→丙→乙,玄武岩属于喷出岩,其形成晚于其下的沉积岩地层,但早于其上不的沉积岩地层,图中的沉积岩岩层是向上拱起的,是背斜构造,背斜顶部的乙地层是受外力侵蚀作用,北侵蚀掉了,因此在甲岩石上部缺失,故甲岩层形成晚于丁、丙,岸早于乙地层。D符合题意。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甲地区成为高余粮地区的主要区位优势。
(2)与甲地相比,说明乙地区成为高缺粮地区的最主要原因,并提出保障其粮食供给的重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近年来,我国许多农村出现了“人走房空”、“建新不拆旧”的“空心村”现象,即浪费了有限的土地资源,又影响了农村景观布局,制约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如何盘活这些闲置的土地资源,各地进行了多种尝试。
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广大农村出现“空心村”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人口出生率的不断下降B.农村人口死亡率的逐步上升
C.政府鼓励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D.农村青壮年长期进城务工的结果
【2】为彻底治理“空心村”现象,河南省洛阳市提出“发展本地工业,吸引人口回流”的战略,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该地兴建了多家面粉加工厂,也吸引了某著名方便面品牌企业的入驻。结合图示分析,面粉加工厂与方便面生产企业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主要是
A.商贸联系B.生产协作C.科技与信息联系D.资金与技术联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达了四个国家40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有关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增长率判断正确的是( )
A. 速度变化最快的是甲
B. 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乙
C. 丙国正处于高增长阶段
D. 目前丁国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
【2】按人口增长变化的一般规律排序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丁 B. 丙甲乙丁
C. 甲丁乙丙 D. 丙甲丁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纳米布沙漠濒临大西洋,沿岸海雾浓重。部分海域 海底礁石阻挡海水回流,沿岸暗流涌动。附近海域布满了各种失事的船只及其它各种残骸,被人们称为“骷髅海岸”。纳米比亚沙漠腹地的土著—一辛巴族仍然保持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终年不洗澡,也从不穿上衣,代之以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头发上,被人们称为“红泥人”。
(1)分析纳米布沙漠沿海多海雾的成因。
(2)分析“骷髅海岸”形成的原因。
(3)从适应环境角度分析辛巴族人将红土涂抹在身体上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重庆很多地名是以“坝”和“坪”命名的,“坝”是江河溪流冲积而成的平地;“坪”是四周被河流切割的顶部平缓的台地。国庆期间,小明骑车去渝东南乡村旅游观光,下图是小明骑行的等高线地形图(比例尺1∶50000)和骑行拍摄的照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游览地图中,在甲处公路段选择之字形建设而没有选择建设隧道,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因素B.经济因素C.气候因素D.科技因素
【2】当地村落多采用坝和坪作为地名,下列地名含有坪的是
A.①村B.②村C.③村D.④村
【3】在旅游过程中小明发现④地的晨雾比③地要浓,其主要原因是
A.④地降温幅度比③大B.④地比③地水汽更充足
C.③地地势平坦,比④地风速要大D.③地聚落规模大,不易降温
【4】图示照片摄影者面朝的方向是
A.向东B.向东南C.向北D.向西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景观图片,回答下题。
【1】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人类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自然资源衰竭问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图片中反映环境问题中水土流失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会导致下图中环境问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由好到差地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
A.Ⅰ、Ⅱ、ⅢB.Ⅱ、Ⅰ、ⅢC.Ⅲ、Ⅱ、ⅠD.Ⅰ、Ⅲ、Ⅱ
【2】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保护环境十分重要。下面解决环境问题的四种思路中,你最赞成的是()
A.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二者并不矛盾,应该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B.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势在必行
C.环境效益比经济效益更为重要,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上
D.地球自身有充分自我调节的能力,任其发展,顺乎自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的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并有冰川融水补给。发源于该地区的楚玛尔河是长江北源之一,卓乃湖、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是该地区的重要湖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可西里地区气温持续上升,降水增加。2011年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的强降水导致卓乃湖湖水外泄,依次贯通了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下图示意卓乃湖周边地区地理环境。
(1)说明造成此次湖泊贯通的自然条件。
(2)指出卓乃湖湖水外泄对下游河湖的影响。
(3)如果未来气候持续暖湿化,导致盐湖与清水河贯通,推测该地区水系及水环境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