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边左图为某地貌景观图。为解释该景观的部分成因,教师在教学时进行了如右图的演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景观的地质构造是
A.谷地 B.向斜 C.背斜 D.断层
2.教师演示了
A. 板块拉伸张裂 B. 岩块断裂上升 C. 岩层水平挤压 D. 外力侵蚀搬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河南省周口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液化天然气是把气田天然气净化并超低温液化后形成的。近几年,中日韩液化天然气进口量不断增长(目前,三国进口量约占全世界进口总量的70%),导致亚洲天然气价格一路攀升。下图示意2009-2014年亚洲天然气价格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亚洲近年天然气价格变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09-2014年,呈现大幅震荡小幅上涨的趋势
B.年内价格变化幅度最大的是2012年
C.2014年前两个月价格是2009年6月价格的6倍
D.每年10月至次年1月价格呈上涨趋势,原因是冬季取暖导致需气量大增
2.中国大量进口液化天然气的意义是
①减少环境污染
②利于抑制亚洲天然气价格攀升
③便于储备,利于国家能源安全
④缓解能源紧张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广东省江门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北京市延庆县张山营镇,地处燕山山脉西北端,有京城西北第一镇之称。该地属暖温带与中温带、半干旱与半湿润带的过渡地带,气候冬冷夏凉。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人口众多。种植历史悠久,适宜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种植,生产的苹果、葡萄等优质果品享誉京城,是全国最佳的优质葡萄种植区之一,该地发展了葡萄种植、加工(酿酒)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产业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地区的地势特征及判断依据。
(2)试分析该地区酒庄分布的特点和原因。
(3)2014世界葡萄大会在张山营镇召开,有人提出该地要扩大葡萄种植面积,提高产量,打造国内有机葡萄的第一品牌。你认为是否可行,并简述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网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回答下列问题。
1.红水河水力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①降水丰富,水量大 ②平行水系,支流多
③地形崎岖,落差大 ④流经高原,河流长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有
①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②提高防洪和抗旱能力
③增加入海水量 ④加速河口淤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除水电外,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还有
①钢铁工业 ②有色冶金
③甜菜种植、加工业 ④水产养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乐山市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北半球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两处河谷形状的区别 :①处河谷呈V型,②处河谷呈U型。原因分别是: ①处位于河流上游,河流流速快,以侵蚀为主;②处位于河流下游,河流流速慢,作用加强,河谷展宽。
(2)河流在②处汇入海洋,形成的流水地貌是 。形成过程可表述为: 河口水流速度,加上海水的作用,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形成。如果①处及附近地区林地变为耕地,会导致上游地区 加剧,②处河口地貌面积将
(3)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该地区聚落在分布密度上的差异特征是河流中下游比上游,形成该特征的原因是: 相对河流上游,河流中下游地区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乐山市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热力环流原理可解释山谷风的形成。下边山谷风示意图中,山坡(顶)空气密度、水汽含量一般都小于谷地,山坡(顶)空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以及本身的逆辐射能力都小于谷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产生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A.不同区域间风力不同 B.地面气压不同
C.地面冷热不均 D.海拔高低不同
2.关于山谷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白天山坡(顶)相对于谷地为高压
B.白天近地面空气从谷地流向山坡
C.夜间谷地上空空气呈下沉运动
D.夜间山坡(顶)高空气压高于谷地高空同一水平面气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乐山市高二(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沙漠地区的湖泊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下图为我国某湖泊周边环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区域分别是
A.草甸、半固定沙丘、移动沙丘
B.草甸、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
C.移动沙丘、草甸、半固定沙丘
D.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草甸
2.下列地理过程最能反映该地区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是
A.坡地垦荒→水土流失→农业减产
B.围湖造田→湖泊萎缩→洪涝频发
C.大水漫灌→蒸发加强→降水增加
D.过量引水→河流干涸→绿洲萎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益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西电东送基本格局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以火电为主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关于我国“西电东送”工程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加速新疆的经济开发
B.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
C.减轻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
D.促进沿线地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
3.为缓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当前面临的能源问题,还应该
A.限制生产规模以应对能源短缺
B.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煤炭资源的勘探和开采
C.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D.大规模进口中东石油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