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e岸相连 | |
B. | a、b、c三处适合兴建水电站的是c处 | |
C. | a河段以沉积为主,b河段以侵蚀为主 | |
D. | c河段附近地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
分析 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v型)、瀑布和峡谷;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一般在水量大的河流,落差大的河段修建水库.图是北半球某区域,根据图中的地势的高低判断河流是自西向东流动的,在北半球由于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河流向右偏,所以图中的河流向南偏,所以南岸以侵蚀为主,北岸以堆积为主.因此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e岸相连.
解答 解:A、图是北半球某区域,根据图中的地势的高低判断河流是自西向东流动的,在北半球由于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河流向右偏,所以图中的河流向南偏,所以南岸以侵蚀为主,北岸以堆积为主.因此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e岸相连,故正确;
B、一般在水量大的河流,落差大的河段修建水库.c处在河流的下游,落差小,故不符合题意;
C、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a河段在上游,以侵蚀为主,b河段以搬运为主,故不符合题意;
D、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图中的河流上游植被稀少,流水的侵蚀作用强,容易形成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c河段位于河流的下游,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此题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变化.熟悉外力作用的表现,结合图中的信息解题,此题难度一般.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PN之间的地方时差值变大 | B. | MN之间区域的昼长不变 | ||
C. | OP之间的经度差变大、纬度差变小 | D. | P点将向M点的西南方向移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05°E 多一半 | B. | 0° 少一半 | C. | 30°W 各一半 | D. | 165°E 多一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建设抽水蓄能电站 | B. | 防治水污染 | ||
C. | 保护水源涵养林 | D. | 改善库区生态环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