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古代浙江盛产青瓷,远 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古代贸易船只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 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下图为古代青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北半球夏季,“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风浪最小的海域是

A. 东海 B. 南海 C. 阿拉伯海 D. 地中海

2“一带一路”沿线,适合将太阳能技术与海水淡化工程相“嫁接”的国家是

A. 叙利亚 B. 哈萨克斯坦 C. 巴基斯坦 D. 沙特阿拉伯

3在古代青瓷外销的贸易返程途中,船上的人可能会在

A. 甲处夜观北极星定向并见到来自苏门答腊岛芭蕉燃烧的烟雾

B. 乙处借船只左后方来风及相应的洋流作动力

C. 丙处见到远处的灌渠农田和近处暴涨浑浊的河水

D. 丁处见到海岸附近大片茂盛的草地和近处大量的鱼群

【答案】

1D

2D

3C

【解析】

古代贸易船只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故出发时间为冬季;半年内到达非洲,故返程时间为夏季。

1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在北半球夏季时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风力微弱,风浪小,D正确。

2西亚地区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气候干旱,光照充足;临海,有大量海水资源可以利用;海水淡化技术先进,资金充足,D正确。

3甲处位于赤道附近,看不到北极星,A错误;返程时间为夏季,乙处为西南风,应为船只右后方来风,B错误;丙处夏季高温多雨,C正确;丁处沿岸是沙漠区,不能眺望到大片茂盛的草地,D错误。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地理现象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口镇~潼关区间的黄河中游地区汇入渭河、泾河、洛河、汾河等较大支流30余条,增加的水量占黄河水量的42.5%,增加沙量占全黄河沙量的92%,是黄河泥沙的最主要来源区。区域内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

材料一黄河中游地区土壤侵蚀区划图

材料二黄河中游地区输沙模数分布图和渭河、泾河基本数据表(输沙模数指河流某断面以上单位面积上所输移的泥沙量)。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大、小写字母A-Ea-e系列分别表示的土壤侵蚀方式,并从整体上概括出两种侵蚀方式在图示区域的空间差异

(2)指出贺兰山区土壤侵蚀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3)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最大支流,两河西安北郊交汇时,形成了一道清浊非常明显的界限,是泾清渭浊还是清渭浊泾?请根据材料和地形特点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4)有资料表明,位于黄河入海口的利津水文站测得黄河入海泥沙呈明显减少的趋势,2000-2009年期间的年均输沙量仅为1956-1968年期间年均输沙量的10%。试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十一五”以来,陕西省黄河流域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 345.3平方千米,陕北黄土高原的主色调正在由“黄”变“绿”,绿色向北挺进了400千米。

(1)把下列选项填到图中对应空格中。

①平整土地;②修水平梯田;③蓄水保土;④发展多种经营;⑤贮水拦沙;⑥改善生产条件。

(2)图中所列内容是__________地区__________综合治理开发模式,综合治理的目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理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治理措施和对应的治理目的进行连线。

A.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       ①开发水能,加强灌溉,调蓄水源

B.调整产业结构 ②减少水土流失及河道泥沙淤积

C.建设分洪、蓄洪区 ③便利航运和防洪

D.建设水利枢纽 ④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

E.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 ⑤减轻河水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完成下列各题。

1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

A. B. C. D.

2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

A. B. C. D.

3黄土高原地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该实例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  )

A. 同一性 B. 差异性

C. 开放性 D. 整体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到长白山天池边上的游人会发现这样一种石头:遍身气孔,看上去满目疮痍,入水不沉,这就是著名的长白山浮石。下图为王娟同学拍摄的天池自然风光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长白山天池形成源于(  )

A. 火山活动 B. 溶洞塌陷

C. 地壳下陷 D. 岩石崩塌

2】【2关于“浮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浮石”中能找到动植物化石 B. “浮石”孔隙源于外力侵蚀

C. “浮石”与大理岩岩性相同 D. “浮石”源于岩浆喷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乌鲁木齐处于中国特大煤田之一的准噶尔煤田的中部,又被准噶尔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塔里木油田和吐哈油田所包围,所以又被称作是“油海上的一只煤船”。

材料二 岩石转化过程示意图。

(1)材料二中①②③代表的三类岩石为:①____,②____,③____,由①到③的地质作用发生必须有一定的____和____。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沉积物沉积下来,要经过哪些过程才能变成煤炭?煤炭作为沉积岩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3)除煤炭之外,新疆也是我国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试分析其原因。

(4)根据新疆煤炭资源、石油资源丰富的特点,推测新疆地质时期的气候特点与现在有何不同,并说明在煤炭、石油形成之后主要地壳运动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世界甲、乙两岛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甲岛相比,乙岛具备的地理事物较小的是 (  )

A. 地势起伏 B. 陆地面积 C. 人口密度 D. 农业产值

2对甲、乙两岛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地形类型相同 ②气候类型相同 ③水资源储量相同 ④所属大洲相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

A. 1950

B. 1963

C. 1990

D. 2010

2图中信息反映该国( )

A. 1950年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

B. 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C. 人口数量逐年增加

D. 2010年人口增长模式已经实现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判断甲、乙两国间人口的迁移方向,并说明理由。

(2)分析甲、乙两国间人口迁移给两国带来的积极影响。

(3)甲、乙两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情况,除可以用上图表示外,还有其他形式,请再设计一种新图形来表示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