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中国自然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四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②有不同的区域特征
③依据水文、植被差异划分       ④有明确的区域界线


  1. A.
    ①②
  2. B.
    ③④
  3. C.
    ②③
  4. D.
    ②④

2.各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分别具有的特征是


  1. A.
    绝对一致性和相对一致性
  2. B.
    相对一致性和差异性
  3. C.
    差异性和整体性
  4. D.
    地带性和非地带性

3.与D区域相比,C区域的特点是


  1. A.
    平原面积广大
  2. B.
    森林、煤炭、石油、铁矿丰富
  3. C.
    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水资源等相当丰富
  4. D.
    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1. A
2. B
3. D
试题分析:
1.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①对。区域有不同的区域特征,一般区域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区域之间差异明显,各有特色,②对。自然区域的划分则综合了地形、气候两大自然要素,而不是水文、植被,③错。一般行政区划之类的区域是有明确界线的, 像一些自然分区一般没有明确的界线,如自然带植被,④错。所以A对。B、C、D错。
2.结合前面分析,区域有不同的区域特征,一般区域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具有连续性,区域之间差异明显,各有特色。B对。A、C、D错。
3.C区域是青藏高原,与D区域相比,C区域是高原地形,没有广阔平原,A错。C区域生态环境脆弱,矿产资源贫乏,B、C错。C区域与周围地区联系不便,对外开放程度低,D对。
考点:该题考查区域概念,区域特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西省吉安二中高二下学期教学竞赛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读中国某区域图及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 土壤盐碱化的发生是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盐分)在土壤中不断积累而形成的,从而造成土地肥力的下降。
(1)说明图中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3分)
(2)在同一年中,图中A、B两地比较,何地盐碱化较严重?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3分)
(3)下图为华北平原的鱼塘—台田农业生产模式示意图,该模式在防治气象灾害方面有一定作用,请简述其作用。(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中国自然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四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②有不同的区域特征

③依据水文、植被差异划分        ④有明确的区域界线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各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分别具有的特征是

A.绝对一致性和相对一致性       B.相对一致性和差异性

C.差异性和整体性        D.地带性和非地带性

3.与D区域相比,C区域的特点是

A.平原面积广大                             

B.森林、煤炭、石油、铁矿丰富

C.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水资源等相当丰富   

D.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浙江省湖州市高二下学期期终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年“两会”期间,首度提出了“中四角”概念,希冀通过抱团发展,在长江中游区域打造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读“中四角”区域示意图,回答小题。

1.“中四角”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对当地带来的影响是

A.改善生态环境              B.加速产业升级

D.降低生产成本              D.扩大耕种面积

2.与“长三角”地区相比,“中四角”发展的劣势是

A.自然条件差,资源极匮乏

B.工业基础差,发展潜力小

C.中心城市距离远,职能单一

D.经济外向度低,开放竞争力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江西省高二下学期教学竞赛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中国某区域图及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  土壤盐碱化的发生是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盐分)在土壤中不断积累而形成的,从而造成土地肥力的下降。

(1) 说明图中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3分)

(2) 在同一年中,图中A、B两地比较,何地盐碱化较严重?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3分)

(3) 下图为华北平原的鱼塘—台田农业生产模式示意图,该模式在防治气象灾害方面有一定作用,请简述其作用。(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