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据有关统计,近年来台湾岛水资源蒸发和入海两项损失数量占降水量的80%以上,其自然原因是( )
①地处热带、亚热带,气温高 ②面积小,地势起伏大,河流短小 ③下渗速度快,地下径流量大 ④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多雨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国1940-201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时间段内,该国人口最多的年份是( )
A. 1940年 B. 1985年 C. 2000年 D. 2012年
【2】该国最可能位于( )
A. 非洲 B. 北美 C. 欧洲 D. 南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和英国城市化进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英国城市化的特点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目前该国出现了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我们称之为________现象。
(2)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印度洋部分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单位:℃)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1】上图示季节( )
A. P处的风向为西南风 B. P处洋流大致自西向东流动
C. Q处洋流性质为暖流 D. E处洋流自西向东流处
【2】【2】M海域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疏密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
①向低纬度弯曲—暖流 ②向北凸—寒流 ③等温线密集—洋流影响,温差大 ④等温线密集—副高控制,蒸发旺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2016年我国甲、乙、丙三个城市市区人口数量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三个城市中市区人口最多与最少的分别是
A. 甲、乙 B. 甲、丙
C. 乙、丙 D. 乙、甲
【2】从甲城市市区人口数量变化分析,该城市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逆城市化现象 B.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C. 老年人口比重较低 D. 城市功能分区越来越不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图4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
【1】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 )
A. 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
B. 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离市中心最近
C. 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
D. 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空气质量较好
【2】该市规划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 )
A. 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B. 钢铁工业产业园区
C. 航空航天产业园区 D. 汽车工业产业园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乌克兰地处东欧平原南部,地势平坦,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素有“粮仓”之称。19世纪中期以后,这里逐步成为重要的农业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下图是乌克兰黑土分布、植被分布以及甲乙丙三地的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乌克兰是工农业均较发达的国家,重工业在工业中占主要地位。基辅、白教堂等地设有多所农业大学和农业技工学校。1991年从前苏联独立以来,受国内政治和国际形势影响,其经济状况一直不稳定。2015年在当地政府支持下,白教堂市建立了以食品加工和农业机械为主的工业园区,希望借此提升当地制造业。基辅为乌克兰首都。右图为乌克兰矿产、交通分布图。
(1)分析乌克兰自然植被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2)分析乌克兰农业开发可能对黑土产生的不利影响。
(3)分析白教堂设立食品加工工业园区的有利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澳大利亚大陆某月份盛行风向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珀斯(31°S,115°E)方圆1300英里无规模城市,由于人口稀疏,有世界最孤独城市之称。
(1)分别说出①、②两地的盛行风向及形成原因。
(2)简述澳大利亚铁矿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出口优势。
(3)从水循环的角度简析甲地土地干旱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对图示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河流年径流量较大 B. 河流的汛期较长,主要集中于夏季
C. 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D. 河水以雨水补给为主
【2】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下列现象与此无关的是
A. 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需水量大增
B. 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
C. 水体污染严重,许多水体水质下降
D. 气候变得干旱,降水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