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有关能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类使用的能源可分为两大类: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
B.可再生能源主要指太阳能、水能、风能、天然气等
C.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指煤炭、石油等
D.非可再生能源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必须倍加珍惜
B

试题分析:
人类使用的能源可分为两大类: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A正确。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B不正确。资源都是非可再生能源,要指煤炭、石油等,C正确。非可再生能源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必须倍加珍惜,D正确。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A.北半球变暖,使温度带北移,有利于作物生长,全球粮食总产量上升
B.全球气候变暖,海洋蒸发量增加会使原来干旱的陆地变为湿润地区,有利于农业生产
C.全球气候变暖会使中纬度地区农业受损,高纬度地区受益
D.中纬度的谷物带因气候变暖而生长快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臭氧层被破坏产生的影响有
A.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B.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
C.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间接危害D.破坏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各省电力供应示意图(港澳台数据暂缺),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丙依次是(  )。
A.火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水电丰富区B.电力短缺区、火电丰富区、水电丰富区
C.水电丰富区、火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D.电力短缺区、水电丰富区、火电丰富区
小题2:相对于乙图例代表的地区,甲图例代表地区能源的优点不包括(  )。
A.清洁、无污染 B.可再生
C.对交通运输的压力不大D.开发难度小
小题3:目前,我国建设了许多大型的能源调配工程,如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的我国建设许多大型能源调配工程的原因是   (  )。
A.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B.我国能源地区分布不均
C.我国人均能源不足D.我国西部能源总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表为某河口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变化情况,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1991~2008年,该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的变化情况是(     )
A.各类农业用地比重均有减少B.水田用地减少幅度大于旱地
C.湿地面积明显减少,但滩涂有所增加D.城镇用地增加主要来自未利用地
小题2:该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自然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
①温室气体排放多,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②改变大气组成,水汽含量增加
③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④城市地面汇流减慢,内涝加剧
A.①②B.③⑧C.①③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煤、石油、铁矿资源都丰富的是( )
A.南方地区B.西北地区C.北方地区D.青藏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判断题

汽油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该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 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②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③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④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若图中三个圆圈表示有关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概念,根据图形所示的相互关系,①②③依次代表的概念是(    )
A.土地资源、自然资源、自然环境
B.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自然环境
C.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自然环境
D.水资源、自然环境、自然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