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和图2表示某生物细胞分裂的图像,图3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1和图2细胞中DNA分子数相同,但细胞的分裂方式和所处的时期不同
B.图1和图2所示细胞均处于图3的BC时期,且图1细胞将进入图3所示DE时期
C.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细胞有图2细胞、图3中BC时期的细胞、图4中b―→c时期的细胞
D.有丝分裂的末期可用图4中a时期的数量关系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d时期的数量关系
C
【解析】图1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DNA分子数为8,图2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为8,A项正确;图1和图2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处于图3所示BC时期,图1细胞进入下一分裂时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变为1∶1,B项正确;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细胞有图2细胞、处于图3中BC时期的细胞,图4中的b―→c时期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的相关变化,该时期的细胞不发生基因重组,C项错误;处于有丝分裂末期的细胞,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分别为2n和2n,可用图4中a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表示,但无论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均不会出现图4中d时期的数量关系,D项正确。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17为“黄河三角洲某海岸带环境问题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表示 ,B表示 ,C表示 。
2、该海岸带侵蚀后退的最主要原因是(填选项字母) 。
A、过度开采利用地下水 B、入海径流、泥沙量减少
C、大面积围垦滩涂湿地 D、过量排放、倾倒废弃物
3、苇滩、湿地的生态功能主要有 (填选项字母) 和 。
A、延缓全球海平面上升 B、容纳、净化污染物
C、增加河流水量 D、保护生物多样性
4、近年来,经过有效治理,黄河枯水期入海径流量明显增大,简述这对改善该海岸带环境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湛江二中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图15,回答问题
【小题1】如图15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
A.a为海洋,b为陆地 |
B.环节③②①④ |
C.环节②表示植物蒸腾和陆地水蒸发 |
D.环节①④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
A.①洋流为西风漂流 |
B.②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 |
C.④洋流势力强大,沿岸地区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落叶阔叶林 |
D.此洋流圈是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环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广东省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图15,回答问题
1.如图15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
A. a为海洋,b为陆地
B.环节③②①④
C. 环节②表示植物蒸腾和陆地水蒸发
D. 环节①④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2.若图15表示的某大洋环流示意图,且c、d两地全年昼夜等长,则
A.①洋流为西风漂流
B.②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
C.④洋流势力强大,沿岸地区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落叶阔叶林
D.此洋流圈是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环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云南昆明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图17为“黄河三角洲某海岸带环境问题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字母A表示 ,B表示 ,C表示 。(3分)
2、该海岸带侵蚀后退的最主要原因是(填选项字母) 。(2分)
A、过度开采利用地下水 B、入海径流、泥沙量减少
C、大面积围垦滩涂湿地 D、过量排放、倾倒废弃物
3、苇滩、湿地的生态功能主要有 (填选项字母) 和 。(2分)
A、延缓全球海平面上升 B、容纳、净化污染物
C、增加河流水量 D、保护生物多样性
4、近年来,经过有效治理,黄河枯水期入海径流量明显增大,简述这对改善该海岸带环境的作用。(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