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为“中国产业转移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下列有关我国产业转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经济区转移
B. 海外产业向我国的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区域
C. 目前,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
D. 目前,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向长三角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转移
【2】下列有关我国产业转移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造成沿海地区人口外迁
B. 促进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C. 对迁出地来说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D. 产业转移必将导致原工业区的衰落
【答案】
【1】A
【2】B
【解析】
本题考查产业转移及影响。
【1】由图例不难看出,改革开放初期,产业转移的方向主要是海外发达国家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到20世纪90年代,国外发达国家产业的转移范围扩大到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区,同时还伴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向这些地区的产业转移;进入21世纪,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A正确。
【2】产业转移不一定造成沿海地区人口外迁,A错误;促进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B正确;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迁入地在接受了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接受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不是迁出地,C错误。产业转移可促进原工业区产业升级,未必导致原工业区的衰落,D错误。
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抓住图示信息,调用课本关于产业转移的影响,并选择合适的解题方式可简单解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某地水系和城市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M河沿岸①、②、③地的自然景观最有可能是( )
A. ①冰川、②绿洲、③荒漠
B. ①绿洲、②荒漠、③冰川
C. ①绿洲、②冰川、③荒漠
D. ①荒漠、②绿洲、③冰川
【2】近年来,N湖的水位上升,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变暖,临湖地区的冰川消融量增加
B. 临湖地区发展灌溉农业,地下水位上升
C. 湖水大量蒸发,临湖地区的降水量增加
D. M河实行分段用水制度,下游水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阶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A. 城市人口数量增大 B.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变大 D. 城市交通网日益完善
【2】从Ⅱ阶段到Ⅲ阶段,该城市生产企业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原因有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②城区交通拥堵 ③城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④郊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两个北京市人口数字表,完成下列各题。
【1】北京市常住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B. 大量外来人口迁入
C. 人口平均寿命延长D. 人口基数较大
【2】依据专家分析,北京市
A. 环境承载力为2300万人B. 环境承载力为3000万人
C. 环境人口容量为1961万人D. 人口合理容量为3000万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城市化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各个时段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M时段,城市化发展较快
B. 在P时段,城市化水平最髙
C. 在N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
D. 在N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
【2】目前中国和英国处于图中的时段依次是
A. P,NB. N,P
C. M,ND. P,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若一艘轮船航行至A处附近时恰好日落,此时国际标准时间3:30,回答下列问题。
【1】
A. 9小时 B. 12小时 C. 13小时 D. 15小时
【2】
A. 炎热干燥 B. 高温多雨 C. 温和湿润 D. 寒冷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珀斯是一个多风的城市,有澳大利亚“风城”之称,该地风的风速、风向日变化的大小随季节有显著改变。如图为珀斯位置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珀斯的风,推测较为合理的是
A. 1月风向日变化较大 B. 1月风速较大
C. 7月当地盛行西南风 D. 7月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左图为“伦敦大本钟景观图”,右图为“北京故宫景观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造成两地建筑风格差异的因素最可能是
A. 气候B. 地形C. 地域文化D. 经济
【2】右图所示区域没有形成中心商务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经济因素B. 历史因素C. 政策因素D. 社会因素
【3】有人把城市楼房超过90米部分的高度之和称为“城市个头”,近年来北京“城市个头”不断长高,其主要积极影响是
A. 降低建筑成本B. 美化城市景观C. 节约建筑用地D. 扩大用地规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