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世界某区域图(图中等高线单位:m),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本区域植被遭破坏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2)为了综合开发本区域,拟在图中A处建大型水电站,试说明理由。
【答案】(1)热带雨林。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森林遭破坏,其涵养水分的功能降低,当地地下水水位降低;森林遭破坏,其保持水土的功能下降,加剧当地水土流失;森林遭破坏,其调节气候的功能减弱,导致气候恶化,旱涝灾害发生频率增大,以及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野生动物缺乏栖息地等。
(2)A处地势落差大,流量大,水力资源丰富,A处河道较窄,建坝工程量小,成本低。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植被类型以及植被破坏带来的影响、水电站建设的区位条件分析,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1)从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为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区,其主要植被为热带雨林。植被遭破坏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可从地下水水位、水土流失、气候、生态环境、河流等方面分析。森林遭破坏,其涵养水分的功能降低,当地地下水水位降低;森林遭破坏,其保持水土的功能下降,加剧当地水土流失;森林遭破坏,其调节气候的功能减弱,导致气候恶化,旱涝灾害发生频率增大,以及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野生动物缺乏栖息地等。
(2)应主要从水力资源丰富程度和建坝条件进行分析。读图分析可知,A处位于峡谷部位,地势落差大,流量大,水力资源丰富,河道较窄,建坝工程量小,成本低。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BAC为晨昏线的一段,请将其转绘到图2中.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
(3)b点的人影朝方向,a点的昼长为小时,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d点的日出时间是时.
(4)请描述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岷山为强烈隆升的褶皱山地,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米,有现代冰川分布。岷江上游主要流经岷山山区,属于干旱河谷地带。林树下线指森林带的最低海拔高度线,岷江上游林树下线主要分布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干旱河谷上部地带。岷江上游山区是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实施区域。下图为岷江上游山区林树下线与坡向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林树下线的分布说明北坡比南坡
A. 冷湿 B. 冷干 C. 暖湿 D. 暖干
【2】1999---2009年林树下线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 气候变暖,降水减少 B. 气候变冷,蒸发增多
C. 退耕还林工程见成效 D. 乱砍滥伐现象依然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每年冬天,浙江、江西省农业厅专家都要为西湖龙井茶树防冻支招。以下是两种常见的防冻措施:①覆盖防寒(寒潮来前,用网纱等覆盖茶树蓬面,以保护茶树。左图);②熏烟驱霜(晚霜来前,气温降至2 ℃左右时点火生烟,以减轻晚霜冻害。右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的网纱在冬季主要能够( )
A. 防太阳暴晒
B. 阻隔霜冻直接接触叶面
C. 防病虫害
D. 防洪、防涝
【2】右图中的熏烟能够减轻霜冻,是因为烟雾能够( )
A. 使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B. 使水汽含量增加,太阳辐射增强
C. 使地面温度增加,地面辐射增强
D. 使大气温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完成下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的黄赤交角约是66°34′
B.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C.黄赤交角始终不变
D.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2)若黄赤交角变小,则天文五带的变化,正确的是( )
A.寒带范围变小,热带范围变小
B.寒带范围变大,热带范围变大
C.寒带范围变小,热带范围变大
D.寒带范围变大,热带范围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四条著名山脉。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山脉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位于国界线上 B. 乙位于大洲分界线上
C. 丙位于俄罗斯地形分界线上 D. 丁位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上
【2】四幅图中
A. a、b两地相距约2 200千米 B. d地位于c地的东北方向
C. e地和f地分属不同的国家 D. g地和h地内力作用强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按区域经济状况,可分为东部、东北部、中部和西部四大地区。下表为2010年四大地区之间人口流动情况(单位:万人)。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该年人口净流入量为正数的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煤炭和石油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能源基地 B. 水能资源丰富
C. 是西气东输的主要输入地 D. 是西气东输的主要能源地
【2】四大地区中,该年相互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少的两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
A. 我国棉花的主产区 B. 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
C. 水能丰富的地区 D. 西电东送的输出地
【3】形成区际人口流动主流方向的主要原因是( )
A. 东部地区第二、第三产业比较发达且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劳动力
B. 东部地区人口比中、西部地区稀疏
C. 东北地区人口相对稀疏,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
D. 中、西部地区人口稀疏,资源开发吸引大量劳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