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2004年10月,中国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现场实测结果表明:稻谷结实率达95%以上,每亩高产847公斤,并筛选出适合华南地区种植的两个中国新型香米新品种。读图回答问题。


1.水稻种植业的自然因素是


  1. A.
    人口众多
  2. B.
    高温多雨
  3. C.
    市场广阔
  4. D.
    交通便利

2.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1. A.
    南美洲
  2. B.
    欧洲
  3. C.
    北美洲
  4. D.
    亚洲

3.我国推广超级高产杂交水稻的重要意义是


  1. A.
    开拓国际市场
  2. B.
    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3. C.
    发展农业技术
  4. D.
    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地位
1. B
2. D
3. B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1.注意“自然条件”;
2.图示反映,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于亚洲;
3.“超级高产杂交水稻”属于培养良种,利于提高单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据报道,哈尔滨地区2004年10月14日出现的日偏食开始于9时20分,结束于10时57分。当哈尔滨日食结束时,美国阿拉斯加州某地为13日16时57分。那里人们看到的日偏食开始于13日17时55分,结束于13日18时46分。读图3,完成下面几题。

图中阿拉斯加州的甲地和乙地

A.能够同时看到这次日偏食的全过程

B.乙地先看到日偏食,甲地后看到日偏食

C.乙地能看到日偏食,甲地看不到日偏食

D.乙地只能看到日偏食开始,甲地只能看到日偏食的结束

报道中的阿拉斯加地区使用的时间是

A.地方时             B.西10区的区时  

C.西9区的区时       D.西8区的区时

阿拉斯加州能看到这次日偏食结束的地区,其使用的区时与地方时相差约

A.0小时              B.1小时       C.2小时              D.3小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当地时间2004年10月23日17时56分左右发生里氏6.8级地震,地震至少造成21人死亡,2000人受伤,591栋住宅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2005年10月8日8时52分,一场里氏7.6级的强烈地震袭击了南亚次大陆的城市和村庄,造成8万多人死亡,250万人无家可归,地震的震中位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以东约95公里,震源距地表约10公里。据此回答:

关于此次地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属于自然灾害     B.属于孕灾环境  C.属于致灾因子   D不属于自然异变

材料中两次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数不同,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致灾因子强度不同 B.人口密度不同 C.抗灾救灾投入不同 D.太阳高度不同

在此次地震中不易受损害的人群是:

A.妇女、老人     B.青少年、儿童  C.残障人   D.青壮年男性

2005年南亚大地震造成8万多人死亡,成为南亚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灾难之一。主要自然原因是:

A.震中位于人口稠密区   B.震源浅   C.震源深   D.发生在晚上无法躲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西气东输工程于2002年7月4日开工,2004年10月1日全线建成投产,2004年12月30日全线投入商业运营。运用有关知识完成下题

西气东输主干道经过九个省、市、区,下列省、市、区中属于主干道经过的西部省区的是(    )

A.新疆 内蒙古 陕西 河南                 B.新疆 甘肃 宁夏 陕西

C.内蒙古青海 山西 河南                  D.新疆 青海 宁夏 山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罗源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2004年10月,我国最大的炼铝企业在山西破土动工。读山西及黄土高原地区工业投资结构图,完成有关问题。(6分)

(甲:各工业行业的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乙:能源工业各行业的投资占能源工业总投资的比重(%);丙:冶金工业各行业的投资占冶金工业总投资的比重(%))
(1)从图中可看出         工业是山西及黄土高原地区的主导工业。这种投资结构的形成主要是由高原地区丰富的                   资源决定的。(2分)
(2)炼铝工业的布局指向型应是:(       )(1分)

A.原料B.市场C.动力D.技术
(3)该地区的能源工业中,电力工业投资已与煤炭工业相似,这种投资构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许昌六校联考地理(文科) 题型:选择题

当地时间2004年10月23日17时56分左右发生里氏6.8级地震,地震至少造成21人死亡,2000人受伤,591栋住宅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2005年10月8日8时52分,一场里氏7.6级的强烈地震袭击了南亚次大陆的城市和村庄,造成8万多人死亡,250万人无家可归,地震的震中位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以东约95公里,震源距地表约10公里。据此回答:

1.关于此次地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属于自然灾害     B.属于孕灾环境  C.属于致灾因子   D不属于自然异变

2.材料中两次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数不同,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致灾因子强度不同 B.人口密度不同 C.抗灾救灾投入不同 D.太阳高度不同

3.在此次地震中不易受损害的人群是:

A.妇女、老人     B.青少年、儿童  C.残障人   D.青壮年男性

4.2005年南亚大地震造成8万多人死亡,成为南亚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灾难之一。主要自然原因是:

A.震中位于人口稠密区   B.震源浅   C.震源深   D.发生在晚上无法躲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