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世界人口增长图”,回答问题。

(1)1920年前后相比较,世界人口增长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同发达国家相比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920年前,世界人口增长较慢 1920年后,世界人口增长较快 增长过快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使死亡率下降

【解析】

(1)在1920年前,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世界人口发展缓慢;1920年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口发展的速度加快,特别是二战以后,由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很快,人口迅猛增长。

(2)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低,以手工劳动为主,需要劳动力多,加上生育观的影响,出生率居高不下;国家政治上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死亡率下降。这就导致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同发达国家相比较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迅速,而欧等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趋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两幅图分别表示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左图中,甲乙两地中,气压较低的是_____ ,气温较低的是 _____。

(2)在左图中用箭头标出环流模式。

(3)假若左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城市的是________地。

(4)右图中A地为_________压中心(高或低),此时北半球为季节,西安的风向应为_______。

(5)右图中北京与东京相比,风力较小的是: ; 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口镇~潼关区间的黄河中游地区汇入渭河、泾河、洛河、汾河等较大支流30余条,增加的水量占黄河水量的42.5%,增加沙量占全黄河沙量的92%,是黄河泥沙的最主要来源区。区域内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

材料一黄河中游地区土壤侵蚀区划图

材料二黄河中游地区输沙模数分布图和渭河、泾河基本数据表(输沙模数指河流某断面以上单位面积上所输移的泥沙量)。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大、小写字母A-Ea-e系列分别表示的土壤侵蚀方式,并从整体上概括出两种侵蚀方式在图示区域的空间差异

(2)指出贺兰山区土壤侵蚀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3)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最大支流,两河西安北郊交汇时,形成了一道清浊非常明显的界限,是泾清渭浊还是清渭浊泾?请根据材料和地形特点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4)有资料表明,位于黄河入海口的利津水文站测得黄河入海泥沙呈明显减少的趋势,2000-2009年期间的年均输沙量仅为1956-1968年期间年均输沙量的10%。试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陕西冉家沟流域(约35°N),丘陵广布,黄土深厚。由于毁林开荒,该流域土壤侵蚀严重。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该流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主要种植豆科落叶乔木刺槐。下表示意冉家沟流域不同种植方式的表层土壤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孔隙度是指土壤孔隙容积占土体容积的百分比。水与空气共存并充满于土壤孔隙中。

1该流域退耕还林工程中种植刺槐的原因,主要是刺槐

A. 生长缓慢,消耗养分较少 B. 生长迅速,且有固氮作用

C. 性喜阴湿,适合湿润土壤 D. 木材坚硬,且耐贫瘠土壤

2减轻土壤侵蚀最明显的种植方式是

A. 封山育林 B. 乔灌结合 C. 林草结合 D. 乔木纯林

3除减轻土壤侵蚀外,该退耕还林工程还能

A. 增加土壤矿物质 B. 提高土壤坚实度 C. 增强抗旱涝能力 D. 减少地下径流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m)最可能是(  )

A. 1800~1900 B. 1900~2000 C. 2000~2100 D. 2100~2200

2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  )

①喜光②抗风③喜湿④耐寒⑤喜阴⑥耐贫瘠

A. ①⑥ B. ②③ C. ③⑤ D. ④⑥

3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  )

A. 土壤肥力增强 B. 封山育林 C. 降水增加 D. 气候变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材料,完成以下各题。

1上述材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 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B. 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C. 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 人口增长过快

2造成该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有(  )

①植被破坏严重 ②夏秋季节多暴雨 ③土质疏松 ④地形坡度大 ⑤过度开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③⑤

3该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导致的危害主要是(  )

A. 易形成沙尘暴 B. 物种锐减或灭绝

C. 淤积河湖,加剧洪涝 D. 土地肥力上升

4该地区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

A. 抓好川、塬地、坝地和缓坡梯田的建设,全部发展水稻种植业

B. 大力植树造林,保护和恢复植被,走生态农业道路

C. 全面退耕还林,全部发展畜牧业

D. 以水产业为龙头,发展灌溉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以贸工农一体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十一五”以来,陕西省黄河流域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 345.3平方千米,陕北黄土高原的主色调正在由“黄”变“绿”,绿色向北挺进了400千米。

(1)把下列选项填到图中对应空格中。

①平整土地;②修水平梯田;③蓄水保土;④发展多种经营;⑤贮水拦沙;⑥改善生产条件。

(2)图中所列内容是__________地区__________综合治理开发模式,综合治理的目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理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治理措施和对应的治理目的进行连线。

A.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       ①开发水能,加强灌溉,调蓄水源

B.调整产业结构 ②减少水土流失及河道泥沙淤积

C.建设分洪、蓄洪区 ③便利航运和防洪

D.建设水利枢纽 ④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

E.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 ⑤减轻河水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完成下列各题。

1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

A. B. C. D.

2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

A. B. C. D.

3黄土高原地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该实例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  )

A. 同一性 B. 差异性

C. 开放性 D. 整体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

A. 1950

B. 1963

C. 1990

D. 2010

2图中信息反映该国( )

A. 1950年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

B. 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C. 人口数量逐年增加

D. 2010年人口增长模式已经实现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