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图,回答16—18题:

1.下列数码与气候类型搭配错误的是

A.①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C.②热带雨林气候  B.③热带草原气候  D.⑤温带海洋性气候

2.有关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出口国

b.铁矿石、煤炭出口占世界重要地位

c.该国首都同时又是最大的城市

d.地广人稀,人口相对集中在自然条件较好、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

A.abcd  B.abc  C.acd  D.abd

3.有关该国农业生产和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A.畜牧业、种植业并重,且以畜牧业主

B.农业现代化侧重于小型机械化、水利化

C.小麦分布集中于东南和东北地区

D.由于交通运输的发展,小麦分布由南向北扩散

 

【答案】

1.D

2.D

3.A

【解析】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我国1978年以来的能源生产、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在经纬度上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6~18题。

16.从两幅图的总体趋势分析,能源生产、消费和GDP重心三者的移动趋势是(  )

A.向西南移动                                             B.向东北移动

C.向东南移动                                             D.向西北移动

17.关于能源生产、消费总量与GDP重心三者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能源生产重心走势趋向GDP重心

B.能源生产、GDP重心走势趋向消费总量重心

C.能源生产、消费总量重心走势趋向GDP重心

D.能源消费总量重心走势趋向GDP重心

18.关于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在经纬度上的差距在加大

B.与能源生产重心相比,能源消费明显偏南,移动幅度较小

C.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逐渐趋向平衡

D.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关系不密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湖南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文科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图,回答16~18题

 

 

1.与19世纪初相比,20世纪中期的洞庭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八百里洞庭风光不再,面积减小             

B. 洞庭湖调节洪水的能力下降

C.洞庭湖入湖水系增加,调蓄洪水的能力上升   

D. 洞庭湖湖水变浅

2.洞庭湖四周的地势大致是

A.南高北低      B.东高西低         C.北高南低     D.四周高中间低

3.引起20世纪中期洞庭湖水系变化的人为原因是

A.荆江河段大量的裁弯取直工程       

B.人口增多,人类大规模围湖造田

C.退耕还湖                          

D.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建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关系图,回答16~18题。

 

 

1.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的相互关系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D.有时正相关,有时负相关

2.影响土壤侵蚀程度的因素不包括

A.地形    B.降水    C.风力    D.洋流

3.有关我国土壤侵蚀的区域问题,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流水侵蚀最严重

B.东南地区植被覆盖率高,土壤侵蚀不明显

C.西南地区降水多,水土流失最严重

D.东北土壤冲刷严重,黑土肥力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江西省南昌七校2011届高三联考)图5是某城市土地利用情况,城市布局比较合理。读图4回答16-18题。

 


16、该城市盛行风为(    )

       A、东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南风

17、该城市要建设一所中学,最佳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8、图中菜地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             B、市场            C、地形          D、水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