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影响该地区3阶段到4阶段农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政策B.交通运输C.劳动力D.市场

分析 影响农业的区位条件是不断变化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经济条件和农业技术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解答 解:该地区3阶段到4阶段农业结构由种植粮食向种植花卉和绿化树转变,这明显是农业产业的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起了重要作用.
故选:AD.

点评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属于基础题,认真审题并获取有用信息是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生态旅游的说法,正确的为(  )
A.生态旅游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
B.生态旅游的最大特点是“保护旅游对象”
C.生态旅游是指到自然环境没有受到破坏的地方旅游
D.我国生态旅游景区建设世界领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甲地的气候资源对瓜果生产很有利,主要是因为(  )
①气温日较差大   ②热量充足   ③光照强   ④日照时间长.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当乙地的区时为2013年2月28日20点时,则此时甲地的区时为(  )
A.2月28日11点B.2月29日5点C.3月1日5点D.3月1日4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2013年11月7日,太阳直射点位于(  )
A.AB之间B.BC之间C.CD之间D.DA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河南省,地处我国中部,“居天下之中”,面积16.7万平方千米,人口9402.3万人(2010年).面积广阔,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读河南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河南省地势西高东低,河流流向大致为自西向东.
(2)秦岭-淮河经过河南省中部,北部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农耕区的土地自然生产力在南北方向上差别较大.
(3)河南西部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黄河中游,该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基本解除了黄河下游凌汛威胁,试简述该工程的防凌作用.在封冻前,适当下泄河水以增大河道流量,抬高冰盖,增大冰盖下的过流能力,在解冻前,调节下泄流量,防止开河时河水河水一拥而下,形成洪水.
(4)郑州是我国重要的棉纺织工业基地,简述其有利的区位条件.接近原料产地;接近消费市场;交通运输便利;发展历史悠久
(5)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和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不但要保证自己近1亿人的吃饭问题,还要让中国人的饭碗里盛上“河南粮”.请你提出发展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措施.增加农业补贴,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快中低产田的改造;促进农业科技化水平的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该国最有可能是下列的(  )
A.美国B.英国C.肯尼亚D.中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研究发现,1996年至2004年,黄河三角洲造陆面积呈现负增长,海水侵蚀速度明显大于泥沙沉积速度.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黄河下游平均流速降低B.黄河流域年降水量减少
C.黄河上中游来沙量减少D.黄河下游径流量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海峡附近符合如图气候类型(图中各点的标号表示月份)的海峡是(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