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世界能源结构进入各类新能源竞相发展的新时代,许多国家都力图减少对化石燃料的消耗,日益重视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已逐步走向产业化。下图是世界局部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影响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因素。
(2)比较①②两区域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若在①、②两区域内建造大型太阳能发电站,请简要分析其共同的区位优势。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材料一:2008年11月18日“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江苏代表在发言中说:江苏省近年来不断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发展各种新能源,2008年已经形成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三大绿色能源产业链,并初具规模。其中风能产业方面,江苏省规划的“十一五”期间建设风电项目100万千瓦,现在建设和已确定的项目有如东一期20万千瓦、如东二期10万千瓦,东台一期20万千瓦,大丰风电20万千瓦等。
材料二:江苏部分城市四季有效风能情况比较表:
回答1~3题。
从生态角度分析,发展风电 ( )
A.是小投资大回报的产业 B.可以缓解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
C.可以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D.能够完善江苏的能源结构
江苏正在如东市建设世纪最大的风电场,在连云港建设田湾核电站,关于其背景叙述正确的是 ( )
A.江苏常规能源短缺,电力需求增长迅速
B.江苏能源结构单一,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C.江苏经济实力雄厚,科技力量发达,风力发电经验丰富
D.江苏的交通没有形成高效的运输网,导致能源运输部不畅
江苏风能丰富的原因 ( )
A.江苏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沿海又同时东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
B.江苏省受强大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海风、陆风资源丰富
C.江苏地势低平,河流密布有利于风力资源的聚集
D.江苏科技力量雄厚,在风力资源不足的时候可以进行人造风能发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材料一:2008年11月18日“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江苏代表在发言中说:江苏省近年来不断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发展各种新能源,2008年已经形成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三大绿色能源产业链,并初具规模。其中风能产业方面,江苏省规划的“十一五”期间建设风电项目100万千瓦,现在建设和已确定的项目有如东一期20万千瓦、如东二期10万千瓦,东台一期20万千瓦,大丰风电20万千瓦等。
材料二:江苏部分城市四季有效风能情况比较表:
回答1~3题。
从生态角度分析,发展风电 ( )
A.是小投资大回报的产业 B.可以缓解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
C.可以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D.能够完善江苏的能源结构
江苏正在如东市建设世纪最大的风电场,在连云港建设田湾核电站,关于其背景叙述正确的是 ( )
A.江苏常规能源短缺,电力需求增长迅速
B.江苏能源结构单一,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C.江苏经济实力雄厚,科技力量发达,风力发电经验丰富
D.江苏的交通没有形成高效的运输网,导致能源运输部不畅
江苏风能丰富的原因 ( )
A.江苏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沿海又同时东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
B.江苏省受强大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海风、陆风资源丰富
C.江苏地势低平,河流密布有利于风力资源的聚集
D.江苏科技力量雄厚,在风力资源不足的时候可以进行人造风能发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能源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能源问题不仅仅是能源本身问题,而且还是一个生态保护的问题,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问题,是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发展,如何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读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示意的是该区域 (一月或七月)等温线分布状况。图中P点与Q点的距离约为 千米,沿线的自然植被以 为主。
(2)P点至Q点的地形剖面与甲、乙两示意图中的哪一幅基本相符?简要说明理由。
(3)该区域所在国家丰富的能源资源外运选择的主要运输方式是 ,比较这种运输方式与铁路运输相比的优势。
材料一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关于使用“石油”的记载。唐代段成式(?_863)《酉阳杂俎》云:“高奴县出脂水,水腻浮水上,如漆,采以膏车,燃灯极明。”沈括(1031--1095)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廓、延境内(今陕西)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以为墨,墨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
(4)根据材料一,指出石油在唐宋时期已经有哪些应用?
(5)建国以来,中国大力发展能源建设,石油工业取得了突出成就。请列出中国改革开放前石油工业的巨大成就,并说明其重大历史意义。
(6)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以后石油“大行于世”的原因。指出石油的广泛使用对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及增速图
材料三 中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的世界排位表:
土地面积 | 耕地面积 | 草地面积 | 森林面积 | 淡水面积 | 45种矿产资源 |
110位 | 126位 | 76位 | 107位 | 55位 | 80位 |
中国资源利用情况:
能源利用率 | 每吨煤实 现GDP | 矿产资源 回收率 | 单位产值能耗 | 机动车耗油 | 工业用水 重复利率 |
比发达国家低10% | 世界平均水 平的30% | 比国外先进 水平低20% | 世界平均 水平的两倍 | 比欧洲高25% 比日本高20% | 比国外低 15%—25% |
材料四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按照中央要求,2007年节能降耗减排目标仍然是单位GDP能耗降低4%,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2%。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
(7)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什么经济问题?
(8)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合理利用资源和节约资源?
(9)根据材料四,从国家职能的角度,说明国家在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中应该发挥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