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2002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 B. 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
C. 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 D. 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
2.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 ( )
①林地 ②灌丛草地 ③建设用地 ④裸岩地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贵州省高二开学质检(3月)地理试卷题(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构建关联图可从整体角度把握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 ②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③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④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②④
2.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①沙尘暴 ②水土流失 ③泥石流 ④土地荒漠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四川外语学院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检测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环境保护】
“海绵城市”就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在需要时将蓄存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某城市局部区域模型图。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描述该区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做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四川外语学院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检测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垫面与大气之间存在水热交换,由于水汽蒸发而产生的潜热释放被称之为“潜热通量”。我国某湖泊常年水量稳定,下图反映该湖泊一年内潜热通量日均值变化及降水累计量,完成下列问题。
1.该湖泊主要补给源为( )
A.积雪消融 B.大气降水 C.地下水 D.冰川融水
2.在下垫面水分充足情况下,潜热通量值通常( )
A.夜大于昼 B.晨大于昏 C.夏大于冬 D.阴大于晴
3.对该湖泊12-2月潜热通量值的表现,合理的解释是( )
A.下渗强烈 B.湖面结冰 C.云量增大 D.风速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黄河口是我国新增湿地最快的地区,近50年来平均每年造地4 05万亩,但近年来湿地增长速度减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口湿地的成因是( )
A.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B. 渤海海区不断下沉
C. 海水的堆积作用 D. 河流的堆积作用
2.近年来,黄河口湿地增长趋缓的原因是 ( )
①潮流搬运能力增强 ②渤海海区下沉迅速增快
③小浪底枢纽工程蓄水拦沙 ④黄河下游段取水量增加 ⑤中游生态有所恢复
A. ①②⑤ B. ③④⑤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近几年的国际大型车展上,新能源车和清洁能源车备受青睐,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
A. 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 减轻大气污染 C. 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D. 提高能源利用率
2.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 )
A. 缓解土地荒漠化 B. 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C. 减轻耕地压力 D. 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6分)
我国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
地名 | 年降水量(mm) | 春季降水量(%) | 夏季降水量(%) | 秋季降水量(%) | 冬季降水量(%) |
广州 | 1680.5 | 30.8 | 44.3 | 17.7 | 7.2 |
南昌 | 1598.0 | 43.6 | 31.2 | 12.8 | 12.4 |
郑州 | 653.9 | 19.9 | 53.2 | 22.3 | 4.6 |
五台山 | 913.3 | 13.5 | 62.3 | 21.1 | 3.1 |
成都 | 976.0 | 16.5 | 62.9 | 18.3 | 2.3 |
乌鲁木齐 | 194.6 | 34.2 | 33.1 | 24.0 | 8.7 |
(1)表中资料显示,我国(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
A.各地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B.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极不均匀
C.东部季风区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D.华北平原的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2)表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例最小的地点是_______________,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分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
(3)表中,夏季降水量最少的地点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五台山年降水量高于郑州年降水量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区春分日日出的先后顺序是
A. 甲乙丙丁 B. 甲丙乙丁 C. 丙甲乙丁 D. 丁乙丙甲
2.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甲地冬季漫长 B. 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
C. 丙地降水集中夏秋,冬春寒冷干旱 D. 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