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4.2005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  )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农村
C.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D.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

分析 人口流动
  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一样,都是人口移动的基本形式.
1.人口流动的概念:
  人口流动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
2.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
  人口流动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

解答 解:由图示资料反映了人口流动的方向:由中西部向东部;由乡村向城市,即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每年8月底到11月初,周口都有大量的民工前拄新疆打工,采摘棉花.新疆每年对季节工的需求在50万人左右.影响材料中人口流动的主导因素是(  )
A.经济因素B.自然环境因素C.文化教育因素D.政治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省际间的人口迁移流动往往是双向流动,既有迁出,也有迁入,净迁入流动人数是迁入人数与迁出人数之差.净迁入流动人数与迁移流动人数之比称为人口迁移流动强度系数.如图示意2000~2010年我国省际人口迁移流动强度系数与净迁入流动人数.
(1)据图分析,大流量、强迁入的省区主要有北京、上海、浙江、广东,吸引人口大量迁入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
(2)中国人口迁移流动显著的地理空间特点主要是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聚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读“1984年到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动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图中看出这一时期,流动人口数量呈上升的趋势.
(2)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
①从农村到城市;       
②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3)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性的,迁移和流动的目的主要是务工和经商.
(4)这一时期人口大量流动的最根本原因是城乡之间巨大的经济(收入)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近年来,我国深圳、广州等城市春节期间出现“空城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逆城市化加速B.务工人员返乡C.人口老龄化加剧D.人口迁移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图中丙点表示的人口变动状况正确的是(  )
A.人口增加B.人口减少C.变动较大D.基本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导致D地人口迁移率为负值的原因最可能是(  )
A.经济落后B.政策因素C.社会因素D.环境变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目前导致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原因B.政治原因C.经济原因D.环境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6月,由国务院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已将新疆天山北坡地区列入18个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7月27日,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区规划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上报至国家发改委.诸多利好因素显示出天山北坡已经有了新的战略地位--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材料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
(1)概括新疆最突出的气候特征并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
(2)归纳新疆城镇分布的特点并指出影响其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
(3)有人认为新疆地广人稀,应大量迁入人口.你认为此观点合理吗?并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
(4)具体说明材料一中“诸多利好因素”包括哪些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