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28分)近年来,湖南省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与广东省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根据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湖南省、广东省简图

材料二:广东省各地级市城市化水平差异情况

材料三:2009年广东省内四个区域的三次产业构成图

(1)甲河流域的地势特征是      :影响该流域的气象灾害主要是寒潮、旱涝和     等。(4分)
(2)乙河流域是本省最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该流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          ;近年来,该流域的粮食生产地位不断下降,其原因主要有                      等。(6分)
(3)湖南省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发展的特色工业是           ;但在资源开发利用中容易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等。(6分)
(4)四个区域中经济发展水平位居二、三位的是                      ;全省城市化水平最大差距是           ;珠江口西岸三个城市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           。(8分)
(5)根据给出的材料,从地理角度分析湖南和广东两省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扬长避短、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途径。(4分)


(1)北高南低  台风
(2)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工业化和城市水平提高,非农业用地面积增加,耕地面积减少   市场需求的改变,导致农业生产结构改变,粮食种植减少。
(3)有色冶金工业;酸雨(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面塌陷;资源枯竭等。
(4)东翼   山区    65%   江门
(5)湖南省:为广东提供矿产原料、能源、劳动力和农副产品等;接受广东转出的企业,促进本区域经济发展;利用广东临海、毗邻港澳的位置优势,与海外加强联系。
广东省:为湖南提供资金、技术和市场;把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向湖南转移。

解析试题分析:
(1)甲河是从北向南流,可知甲河流域的地势是北高南低,影响该流域的气象灾害主要是寒潮、旱涝和台风。
(2)乙河流域是本省最主要的粮食水稻生产基地,该流域为我国南方湖南省的湘江流域,所以其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近年来,该流域工业化和城市水平提高,非农业用地面积增加,耕地面积减少,市场需求的改变,导致农业生产结构改变,粮食种植减少,导致粮食生产地位不断下降。
(3)湖南省发挥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因而发展的特色工业是有色冶金工业,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容易产生的酸雨、水体污染、水土流失和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
(4)根据三次产业构成图,可知西翼第一产业比重最高,第二产业比重最低,经济发展水平最低,四个区域中经济发展水平位居二、三位的分别是东翼和山区;根据材料二可知清远城市化水平约为35%,而深圳为100%,所以全省城市化水平最大差距是65%,珠江口西岸三个城市为中山、江门和珠海,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江门市。
(5)此问关键是审题,“根据给出的材料,从地理角度分析湖南和广东两省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扬长避短、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途径就是各自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
考点:该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重点考查地形、气象灾害、农业、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6分)读下图,回答问题。

位于坦荡的潘帕斯草原上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是阿根廷人工建造的最大国际贸易港。
(1)简要说明布宜诺斯艾利斯港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智利以盛产质优价廉的葡萄酒而著称于世。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使这里的葡萄很少受到外来病虫害侵袭。
(2)分析智利葡萄少病虫害的自然原因。(4分)
(3)说明南美洲(45°S附近)东部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伊犁河谷地——西域的绿色走廊,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地方。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4分)
地处西天山的伊犁河谷兼有南北疆特点,素有“中亚绿洲”、“塞外江南”的称誉。那里既有雄美的雪峰、冰川,又有俊秀的河川;既有恬静悠然的牧场,又有人神共织的农耕大地。由雪岭云杉形成的森林沿山谷向山下延伸,与山地草场交织在一起。伊犁河谷享有粮仓之称。春季,一片片绿油油的冬小麦映着大地的嫩绿,描绘出绿的世界;夏季,成片的油菜花和向日葵花将大地装扮成花的海洋。

(1)描述中国境内的伊犁河流域地形分布特点,并分析说明这种地形对伊犁河谷自然环境的影响。(8分)
(2)在山体的垂直变化中,有人在伊犁河谷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森林草场交错带,树木只长在山的阴坡,而阳坡多为草场,出现了山脉“阴阳脸”的现象。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阴阳脸”现象形成的原因。(4分)
(3)“在新疆,哈萨克人放羊,维吾尔族人卖羊,汉族人吃羊。”试分析这三个民族在该地区各自的聚居地及主要从事的行业。(1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0分)【环境保护】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汽车的拥有量增长迅速。城市环境问题备受关注。

结合上图和所学知识,指出汽车尾气排放量过大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简述减少此类问题发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自然灾害)损失率是指受灾区域各类财产的损失值与灾前(正常)值之比,影响损失率的因素主要有灾害的强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抗灾能力等。下图为我国北部某区域自然灾害损失率(‰)等值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图中自然灾害损失率的分布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6分)
(2)造成图示区域经济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并分析其发生的自然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0分)【环境保护】灰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固体物质(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等)悬浮在空气中,造成空气浑浊、能见度小于10km的天气现象。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中东部的灰霆天呈爆发式增长。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工业城市近年来月均灰霾天数与月均气温的年变化,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冬、夏季节灰霾天数的差异,并从气温角度分析其成因。
(2)相关研究表明,某些大城市交通污染已超过工业污染成为第一污染源。简述治理城市灰霾可采取的交通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28分) 读瑞士地形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瑞士地形图

材料二:瑞士位于欧洲中部,是连接东、西欧和南、北欧“十字路口”上的内陆山国。国内人口稠密,资源贫乏,市场狭小,但环境优美,风景绮丽,湖光山色,气候宜人。瑞士拥有很悠久的中立国历史传统,自从1815年以后从未卷入过战争,政局稳定,社会祥和。科教水平及国民素养极高,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钟表业、金融业、旅游业、航空运输业发达。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等众多国际性组织的总部云集瑞士。
(1)瑞士地形以                         为主。(4分)
(2)受地形影响,瑞士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国土的     ,分析依据是此处等高线        ,说明地势比较            ,有利于人口分布(6分)。
(3)阿尔卑斯山有众多的天然滑雪场,图中瑞士境内最适宜中小学生开展滑雪运动的滑雪场是_______,原因是                            。 (6分)
(4)依据材料,分析众多国际组织选址瑞士的原因。(6分)
(5)钟表业是瑞士人根据本国特点,扬长避短,做出的合理选择。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瑞士发展钟表业的合理性。(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第聂伯河是俄罗斯欧洲部分的第二大河,欧洲第三大河。河流发源于海拔200~350米的分水岭上。流域北面有白俄罗斯山脊,流域南部是亚速海低地,长2200千米,流域面积50.4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 第聂伯河流域图。
材料三 第聂伯河相关资料(见表2、表3)。
表2

流量分配
春季
夏、秋季
冬季
比例
61%
24%
15%
表3
河段划分
上游
中下游
多年平均径流量
1 380 m3/s
1 670 m3/s
(1)简述第聂伯河流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4分)
(2)第聂伯河流经的主要国家乌克兰素有“欧洲粮仓”之称,分析乌克兰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5分)
(3)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第聂伯河进行了干流的梯级开发,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说明第聂伯河梯级开发应注意的问题。(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4分)我国“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自2010年12月8日于广州起航,2011年12月11日圆满完成第22次环球科考任务回到青岛。作为一次高度综合性的大洋科学调查,“大洋一号”发现16个海底热液区。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第22次环球科考航线示意图

(1)海底热液矿床主要位于大洋中脊的中央裂谷带。“大洋一号”发现海底热液区的海域最可能是      。(2分)

A.② B.③ C.④ D.⑥
(2)甲处有著名的      运河,连接   洋和    洋,是重要的航运要道。(3分)
(3)④海域石油污染严重,其主要污染源是        。该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什么?(3分)
(4)2011年2月3日是我国的春节,“大洋一号” 科考船活动在③(10°W,20°S)附近。此时,考察海域海水温度可能达到一年中的最     (高或低)值,试分析其原因。(3分)
(5)“大洋一号” 第22次环球科学考察航行的总体方向是向     (东或西)方向航行。请从自然因素分析选择这个航向的原因。(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