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图15中A、B地区为两个不同的高原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A、B高原同属季风气候区,比较两高原夏季风的异同。

 

(2) 简述A、B高原能源、矿产资源及工业部门的主要差异。

 

(3)水土流失是B高原的环境问题之一,简要分析其形成的主要的自然原因。

(1)同:A、B高原都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并带来丰沛的降水,

异:西南季风对A高原影响大于B高原;B高原还受东南季风的影响

(2)A高原煤铁(锰)资源丰富,工业以钢铁、机械工业为主;B高原有色金属、煤、水能丰富,工业以有色冶金、能源工业为主。

(3)地形崎岖,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06~2007学年度普宁二中高三期中考试、地理 题型:069

读图15,回答下列问题。

(1)

下列四幅图中,表示上图中甲地气候类型特点的是________

[  ]

A.

B.

C.

D.

(2)

北京的气温年较差为31.2℃,华盛顿(38.8°N)的气温年较差为25.3℃,北京的年较差大于华盛顿的主要原因是北京________

[  ]

A.

受海洋影响大

B.

受暖流影响大

C.

受地形因素影响大

D.

受季风环流影响大

(3)

图15中A、B、C三支洋流的水温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其中B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

(4)

上图中的大陆西海岸地区多火山和地震活动,试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________

(5)

若在图示范围内自南向北沿大陆西海岸旅行,沿途经过的自然带依次是________、热带荒漠带、________、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自然带的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很多地区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14中A、B、C、D 所在区域的农业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料二:基塘模式是通过挖塘抬田形成基塘后,农民在基上种桑养蚕,把蚕沙投放到鱼塘养鱼,塘泥回田肥桑,使得“桑茂蚕壮鱼肥”。这就是传统的桑基鱼塘。如今,“蔗基鱼塘”、“果基鱼塘”、“花基鱼塘”等更多形式的基塘农业不断出现。图15为“基塘生产模式示意图”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⑴从农业地域类型来看,A是          。从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来看,限制A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2)C地区特色农业生产模式如图15所示,分析材料二,C地区该农业生产模式所属农业地域类型是          
(3)B地粮食生产,属于                 (填农业地域类型名称)。分析B地发展该种农业的区位优势。(至少答三点)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中A、B地区为高原,据图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A、B两高原畜牧业均较发达。A高原所在国家是世界第一养牛大国,鲜奶及奶制品生产位居世界第一。B高原牧区已出现伊利、蒙牛等名牌企业。随着“蒙牛乳业来自大草原,天然无污染"的广告,蒙牛很快以“大草原形象”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名扬天下。

材料二  下图是蒙牛乳业发展过程示意图   

(1)沿甲图中CD线段画出A高原的地形剖面示意图。乙图中10℃等温线不完整,请在方框中补画完整。

(2)A高原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但其中部的天然植被却是草原,试分析其草原的成因。

(3)试分析A高原所在国乳牛业发达的原因。

(4)据材料分析蒙牛乳业在两阶段的布局特点及发展策略。

(5)B高原,正在建设神华煤制油直接液化项目,年消化原煤1500万吨,产成品油500万吨。今后15年内,该企业计划投资2000亿,预计达到年产3000万吨油品的能力。此外,在安徽、黑龙江、河南,甚至新疆,大小不等的“煤变油"项目都在“蠢蠢欲动”。

有人认为:“煤变油”核心技术已经突破,可以建设。

也有人认为:“煤变油”项目负面影响太大,不应该建设。   

你赞成那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15中A、B地区为两个不同的高原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A、B高原同属季风气候区,比较两高原夏季风的异同。(3分)

(2) 简述A、B高原能源、矿产资源及工业部门的主要差异。(4分)

(3)水土流失是B高原的环境问题之一,简要分析其形成的主要的自然原因。(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