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区域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河的地理意义是 。
(2)B湖附近的优势矿产资源是 ;制约该地区发展的自然因素是 。
(3)B湖北部地区地势低平,近年来土地盐碱化问题日益加剧。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双鸭山第一中学高一下期末考地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世界某地海陆分布示意图”(M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盛行西南风)。回答下列问题。
1.M地所处的半球及气候类型是( )
A.北半球 地中海气候 B.南半球 温带海洋性气候
C.北半球 温带海洋性气候 D.南半球 地中海气候
2.根据N地的地理位置推知,N地( )
A.终年高温多雨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广布
C.夏季高温多雨 D.终年炎热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水圈和水循环(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 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 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
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高二下期末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小麦水分亏缺率(%)为生育期的自然供水量与需水量的差占需水量百分比的负值。下图示意淮河流域小麦生育期水分亏缺率(%)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淮河流域小麦水分亏缺率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水源 B.地形 C.气候 D.土壤
2.为保证淮河流域小麦稳产,急需采取的措施为:
A.扩大播种面积 B.提高机械化水平
C.加大科技投入 D.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高二下期末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题目。
关于图中甲、乙两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国沿岸有寒流经过,乙国沿岸有暖流经过
②甲国沿岸能见到沙漠景观,乙国沿岸能见到冰蚀地貎
③甲、乙两国渔业都比较发达,且濒临同一大洋
④甲国可看到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乙国可见到午夜太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下期末地理(文)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两地雨季时,影响两地降水的分别是
A.西南季风、西南季风 B.西南季风、赤道低压
C.赤道低压、赤道低压 D.赤道低压、西南季风
2.甲、乙两地均位于大陆东岸且纬度相近,则乙地年均温小于甲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云层 B.地形、地势 C.洋流 D.人类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下期末地理(文)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相同降水量下的城市化前后地表径流过程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甲、乙两条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曲线代表城市化前的地表径流 ②乙过程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
③甲的长期后果可能造成城市水荒 ④乙过程下渗量小于甲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甲曲线最大值提前于乙曲线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
A.天然调蓄能力强 B.城市热岛效应
C.下垫面透水能力好 D.植被覆盖率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下期末地理(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环境负担”公式:EB=P+A-T(EB:环境负担 P:人口 A:消费程度 T:创造财富的技术)
1.图中最能反映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
A.耕地面积在减少 B.总人口数在增加
C.人均耕地在减少 D.耕地环境没有出现负担
2.从“环境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的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减轻环境负担,下列措施能因此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
A.开发湿地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
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C.推广良种,提高单产
D.提高粮食进口量,缓解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益阳一中等三校高二下期中联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东部三大经济圈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东部三大经济圈发展的共同区位优势条件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劳动力成本低
C.淡水资源充足 D.交通运输便捷
2.与“长三角”相比,促进“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经济腹地更广 B.科技实力更强
C.产业基础更好 D.改革开放更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