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2018年1月16日,“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创建工作布置会在北京召开,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会议主要议题之一。下图为“中国制造2025”部分试点示范城市群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属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方式的是
A. 发挥传统产业的区域主导作用 B. 扩大规模化制造的产能
C. 发挥劳动力优势,发展代加工 D. 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
【2】与河南相比,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优势条件是
A. 政府政策支持 B. 矿产资源丰富
C. 科技力量雄厚 D. 地形平坦开阔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十三五”时期,我国人口继续向沿江、沿海、沿主要交通线地区聚集,超大域市和特大城市人口继续增长,中部和西部地区省内流动农民工比重明显增加,未来一二十年,我国仍将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下图为我国流动人口分布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2013年相比,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
A. 东部对流动人口已失去吸引力 B. 西部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在增加
C. 中部和东北的人口数量在减少 D. 西部人口的人口数量大幅增加
【2】“十三五”期间
A. 超大、特大城市的数量将减少 B. 交通便利是吸引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C. 跨省流动人口数量仍然庞大 D. 中、西部地区省内流动人口将成为主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2017年世界部分国家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密度”。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 )
A. 科威特的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B. 发达国家均呈现人口负增长
C. 俄罗斯人口增长特点导致就业压力大 D. 尼日利亚的人口自然增长属过渡模式
【2】图示国家中( )
A. 中国因消费水平高,环境承载力小
B. 俄罗斯因人口密度最小,环境承载力最小
C. 日本因地域开放程度高,人口合理容量大
D. 人口合理容量大的国家人口密度均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西电东送工程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西电东送工程路线中,输送的电力以水电为主的是
A.北线工程 B.中线工程 C.南线工程 D.全部都是
(2)西电东送工程三线目的地大量输入能源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西电东送工程对能源的输出地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读下图,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 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B. 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 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D. 流水堆积、流水侵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地农业结构以畜牧业为主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 降水 B. 洋流 C. 地形 D. 市场
【2】与②地相比,④地
A. 夏季气温较低 B. 夏季水源紧缺 C. 森林覆盖率较高 D. 冬季降水更多
【3】图中南北走向的山脉使③地的水平自然带
A. 出现缺失 B. 发生改变 C. 分布受限 D. 东西展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资源型城市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图”,完成下面小题。
【1】资源型城市最佳的产业结构调整时段为
A. ①-② B. ③-④ C. ④-⑤ D. ⑤-⑥
【2】适合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是
①改变生产重心,由资源开采转为深加工 ②关停资源型产业,大力发展轻工业
③因地制宜,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④改造传统工业,提高产业竞争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区域等压线(单位:百帕)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A、B两处等压线数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A处的数值为1 004②A处的数值为1 012③B处的数值小于1 020④B处的数值大于1 020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关于C、D两地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C地常年盛行东南风 B. C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北风
C. D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南风 D. D地常年盛行东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当今气候变暖原理及效应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图中箭头①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减少 B. 地面吸收大气辐射减少
C.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 D. 大气逆辐射释放的热量增多
【2】该图反映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 )
A. 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B. 相互影响实现环境自我修复
C. 具有地带性分布特征 D. 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