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为三圈环流中的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图中气流由于热力因素,气温低冷却下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
B.甲、乙同属一个风带
C.甲、乙中可能有一个为信风带
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
(2)若甲风带控制地区盛行西北风,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冬季可能受到甲风带影响
B.受乙风带控制的地区一定温和多雨
C.我国夏季会受到乙风带控制
D.受丙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是中国某区域图,右图是天山自然带垂直带谱图。
(1)塔里木河属于水循环中的 环节;从地质构造角度,吐鲁番盆地属于 构造。
(2)本区域人口容量总体特征是 ,影响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3)天山南坡的高山草甸分布高度高于北坡,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天山迎风坡为 (填“北坡”或“南坡”),随着海拔的升高该坡降水量的变化特点是 。
(4)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 (填地貌类型),请说出其有利自然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左下图中P地常年受某风带的影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P地气候类型属于(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2)关于乙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E→F→G→H自然带更替表现为垂直地带性分异
B.E处山地雪线高度低于G处
C.E、G两处都是多雨区,但降水类型不同
D.F、H地貌景观不同,主要原因是蒸发量不同
(3)若此时甲图所示地区受乙图中“三圈环流”的F控制,则( )
A.N地受西风影响,温暖湿润
B.N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C.海洋上等温线向南凸出
D.海洋上等温线向北凸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南方部分省区图。
材料二:茶树喜温暖、潮湿、荫蔽、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环境。图示区域省区是我国主要的茶叶生产地
(1)影响甲、乙两地农业生产模式的主导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其农业地域类型都属于___________。
(2)改革开放以来,乙地基塘农业和耕地面积均大幅减少,现存耕地主要种植蔬菜花卉和水果。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3)简述图示省区茶叶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
A. abc B. acd C. abd D. bcd
【2】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图5 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1)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 )
A、规模的大小 B、重要的程度
C、付出租金的高低 D、由政府的决策
(2)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下列因素其中主要的是 ( )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②土地利用方式 ③交通通达度 ④ 企业的支付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 ;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 区。
(4)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 区,图中C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 区。
(5)图中A、B、C中占地面积最小的是 ,占地面积最大的是 。(填字母)。
(6)城市化过程中, 的区位有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的趋势。(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南方某城市总体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例中的数码分别代表( )
A.①—居住用地、②—工业用地、③—仓储用地
B.①—工业用地、②—居住用地、③—仓储用地
C.①—居住用地、②—仓储用地、③—工业用地
D.①—工业用地、②—仓储用地、③—居住用地
(2)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合开发为高级住宅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