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从内力作用的角度分析A 山脉的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说出B 地的农业类型,并分析该地气候对该地农业的利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析图中河流从B 地到C 地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B 地到C 地河段水能资源丰富,分析在该地修建水电站的利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隆起  
(2)河谷农业   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单产;气温低,生长时间长,单产较好,病虫害少。   弊:热量不足,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农业复种指数。
(3) 受印度洋(或孟加拉湾)暖湿气流和地形影响,降水丰富,流量大;等高线密集,河流落差较大
(4)利:①该河段水力资源丰富;②该地缺少常规能源;③具有峡谷      
弊:①破坏峡谷生态环境; ②当地有丰富的地热能和太阳能;③距离我国经济中心遥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为正确显示K地的地形起伏,沿图中    MN、PQ线作地形剖面图,表示K点位置的正确组合是(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旅游通过爬山涉水,求真求质。沿AB、CD、MN、PQ四条登山路线到达K点,最符合“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悠然意境的线路是(    )

A.MK或NK       B.PK或QK        C.AK或BK D.CK或D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下图是某

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

A.东北-西南向          B.东西向

C.西北-东南向          D.南北向

2.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

A.上、下部均陡峭          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C.上、下部均平缓          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北京市四中高二上学期期末测验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读南亚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小题1】有关A国经常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A.海平面升高
B.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C.全年降水量大,且季节分配均匀
D.大型工程建设不当
【小题2】关于A、B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形分布都是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
B. 都是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
C. 都是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D. 都有大面积热带沙漠分布
【小题3】关于M、N两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M河源头区主要是冰雪融水补给,N河中下流主要是降水补给
B.M河有凌汛现象,N河没有
C.两条河流的含沙量都很大
D.两条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教研室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从等高线的形状分析,中部地形是      。

(2)中部地形的名称叫             ,它的海拔为      米左右,该地形区位于我国的第      级阶梯上。

(3)该地形区西部海拔上升到3000米以上,是我国的       山区,该地形区的东部海拔上升到1000米,是我国的    山。(填写山脉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山东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为正确显示K地的地形起伏,沿图中    MN、PQ线作地形剖面图,表示K点位置的正确组合是(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旅游通过爬山涉水,求真求质。沿AB、CD、MN、PQ四条登山路线到达K点,最符合“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悠然意境的线路是(    )

A.MK或NK       B.PK或QK        C.AK或BK D.CK或DK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