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两箱中都放入相同量的土。甲玻璃箱开口无盖,乙玻璃箱有密封盖子(如图19),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3小时后,同时测甲乙玻璃箱里的气温。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测量结果:玻璃箱 ▲ (填“甲”或“乙”)内的温度高。这个实验模拟的是 ▲ 原理。(2分)
小题2:实验显示:对流层大气直接的主要热源是地面,地面通过 ▲ 的形式将热量传给大气,而大气又通过 ▲ 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该原理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实践是建设 ▲ 。(3分)
小题3:这一实验还反映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面作用是导致 ▲ ,这些“人类活动”主要是指 ▲ 和 ▲ 。(3分)

小题1:乙  温室效应(大气保温作用)(2分)
小题2: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塑料大棚(或大棚农业、玻璃温室)(3分)
小题3:全球变暖(1分)。燃烧矿物燃料;砍伐森林(或毁林)。(2分)

试题分析:
小题1:因为乙玻璃箱有密封盖子,能够阻挡地面辐射的散失。所以乙测量结果:玻璃箱 乙内的温度高。这个实验模拟的是大气保温作用原理。
小题2:实验显示:对流层大气直接的主要热源是地面,地面通过地面辐射的形式将热量传给大气,而大气又通过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该原理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实践是建设塑料大棚。
小题3:这一实验还反映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面作用是导致全球变暖,这些“人类活动”主要是指燃烧矿物燃料和砍伐森林。
点评:通过实验模拟,需要学生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掌握清晰。地面的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大气同时向外辐射红外线,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即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从而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001年初,一份以3000名科学家的调查为基础撰写的报告预言:到2010年海平面将在现有基础上升18厘米到80厘米。在过去的十年里,海水已经侵蚀了图瓦卢1%的土地。11月15日,美国权威华盛顿地球政策研究所专家预言,如果地球环境继续恶化,在五十年之内,由九个小岛组成的图瓦卢将全部没入海中,在世界地图上永远消失。据悉,基里巴斯、库克群岛、瑙鲁和西萨摩亚等低地岛国也面临着与图瓦卢一样的威胁。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近百年来气候因素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最主要原因,而气候变化归结于
A.城市的热岛效应B.地质天文原因
C.地区现代战争D.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小题2:专家估计,到21世纪末,全球气温将比现在增加O. 8℃至4 .6℃,这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如何有效地控制海平面上升
A.全球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B.营造生态住宅和绿色家居
C.降低人类社会工业化程度
D.城市有序扩张和人口迁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温室效应影响图,完成下列要求。

(1)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主要有哪些?(4分)
(2)据图分析温室效应将对下列地区农业产生的影响:(4分)
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影响:
对温带耕作区影响:
(3)简述温室效应对全球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4分)
(4)你认为能够缓解温室效应的途径有哪些?(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0分)
2009年12月7日,24岁的斐济女孩威克姆在哥本哈根大会主席台上大声疾呼:“希望50年后,我的孩子们还可以在这个美丽的岛屿上继续养育她们的后代。”女孩泪流满面,全世界为之动容。
(1)威克姆呼吁的问题是       
A.洪涝灾害频发       B.环境污染  
C.全球气候变暖      D.土地荒漠化
(2)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①大量砍伐森林 
②大量燃烧矿石燃料
③海水体积膨胀 
④陆地外流区入海河水大增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会带来哪些危害       
①生态系统改变,物种灭绝     
②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
③全球平均降水量持续增加     
④极端天气频发
A.②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④
(4)下列措施能减缓海平面上升的是       
A.调整生产结构,第一、三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B.分散城市人口,减少城市中二氧化碳排放量
C.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减少对工业的依赖性
D.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加强国际合作
(5)“低碳生活”,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低碳生活都可以从身边的哪些小事做起                 (至少两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材料一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2007年2月发表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全球气候变暖至少有90%的可能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材料二 北大西洋表层和底层的洋流系统示意图(图14)

(1)人类活动向大气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它能能强烈吸收          辐射,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2分)
(2)现在北大西洋暖流在格陵兰岛附近因密度增大而下沉,主要原因是         。(3分)
A.海水不断向大气释放热量使温度降低
B.暖流在向北流时因水汽蒸发而使盐度逐渐升高
C.高纬度地区气温低,空气干燥,海水容易蒸发
D.海水结冰使盐度升高
E.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F.盛行风的影响
(3)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大西洋表层和底层的洋流系统阻断,主要原因是                                                               。(3分)
北大西洋暖流停止或减缓后,欧洲气候特点将发生哪些变化?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有关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人为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量砍伐森林,使植被吸收二氧化的量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量增多
B.工农业等生产活动消耗大量能源是以矿物能源为主,燃烧后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C.生活取暖、餐饮等以及汽车尾气也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D.火山喷发的气体中也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西北部分山脉1550年~1700年冰川与现有冰川面积的变化情况”,回答:

图中所列山脉冰川面积变化率最小的是
A.阿尔泰山B.天山C.祁连山D.昆仑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2009年12月14日,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始进入实质性谈判的关键阶段。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向题。
材料一: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图18)。

材料二:目前,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我国在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任重而道远。
(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填出表格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
(8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个人层面看,节能环保是践行低碳经济的重要措施。简述生活节能的主要途径。
(2分)
(3)为什么说我国在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任重而道远?_(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右图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米尔迪拉市(约340S,1430E)的太阳能热力塔式发电站景观图。它由200面大聚能镜和一个大铁塔组成,镜子聚焦将太阳光反射至塔上,塔内产生的热量与天然气、水混合后,形成太阳能热发电。塔底镜子的朝向和角度还可以随时进行调整。据此完成(1)~(2)题。

小题1:6月22口,想要获得最强太阳辐射能,镜面与地面的倾角应调至:
A.32°34′B.10°34′C.57°26′D.56°
小题2:该地建太阳能电站的区位优势有:
①位于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   ②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晴天较多
③地处墨累—达令盆地,水源有保证   ④靠近该国东南部,能源市场需求量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