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语文试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之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

(2)杜牧《阿房官赋》中 两句,运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

(3)《曹刿论战》中体现曹刿求见庄公的原因的诗句是

【答案】(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2)明星荧荧,开妆镜也(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数与字形,字数要不多不少,字形要笔画清晰,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第(1)句的蜉蝣不能写错偏旁;第2 句的荧荧两字下面要写成;第3句的要笔画清晰。每空1分,任何错、漏、添字则该空不得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手推车

在黄河流过的地域

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

手推车

以唯一的轮子

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

穿过寒冷与静寂

从这一个山脚

到那一个山脚

彻响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在冰雪凝冻的日子

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

手推车

以单独的轮子

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

穿过广阔与荒漠

从这一条路

到那一条路

交织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一九三八年初

【1】“手推车”有何象征意义请根据诗歌内容简要概括。

2“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与第一节的哪一句诗照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老兵客栈

谢友鄞

这儿最早是古驿站,叫水会营子,旅蒙商设置仓库,囤居货物,行商坐贾云集。一家家火红的幌子下,站着伙计,肩搭毛巾,吆喝:屋里请,又有包子又有饼,没有麻花现给你拧!

论建制,水会营子是个镇,建筑极像一座小城。水会营子属于辽宁,再向北,就进入内蒙古了。世俗人心,有一种临界的感觉。从民国至今,水会营子两度划归内蒙古,一度划归辽西省,如今纳入辽宁省版图。水会营子人家,都有两三个户口簿,旧的没交上去,新的又发下来。有的老人说他是内蒙古人,新娶进家门的儿媳妇纠正道:爹,这是辽宁省。公爹用拐杖敲击地面,吹胡子瞪眼睛叫喊:我活糊涂了吗!这里是水会营子!

没错,这里是水会营子,消防团大本营。清朝时,营子内有深井三十眼,井旁设瞭望楼,一旦发现火警,白天举旗,夜晚挑灯,指引火灾方向,官兵们驱动水车紧急扑救。瞭望楼上,永远站着三名士兵,背靠背,呈三角形,监视火情。曾有一场雷火,借助狂烈的北风,扑向瞭望楼。没有一名士兵退缩,火龙过去后,三副焦黑的骨架,仍然站立在瞭望楼上。

民国后,兵营消,水会归商会管理。消防灭火,变成民间自救互助性质。商会添置了机械水车,喷水卷筒。所有商铺都配备水桶,大小一样,用红漆写上防火和自家商号名。在救火现场,由商会统一发放号坎,防备盗贼混入,趁火打劫。穿坎肩的伙计,将自家水牌交给水会老兵,听从指挥,奋力救火。事后按水牌清查,救火不力者罚款;遇火不救者,封店半年,勒令店主给被烧死者披麻戴孝。渐渐地,水会营子成了省界两边都倚重的消防重镇。

老兵从十四岁起就吃军饷,给数不清的势力当过差,如今九十岁了,眼睛灰白,满脸褶子巴巴,像蜈蚣。陪伴老兵的,只剩下一匹退役军马。营盘内水井遍布,清晨多雾,朦朦胧胧,老兵听见铃铛叮咚叮咚响,老军马不用人赶,去奶站给他取奶回来了。老兵喜欢羊奶的膻香。喝完羊奶后,老兵拎着马灯,在客栈内巡行,土墙,空马厩,土坯客房,搭配在一起,像遗址标本。听见客人来了,老兵吸吸鼻子,说:我嗅到生人味了。

老兵老了。现在老兵最看重的,就是存放在客栈内的消防水桶,任何人不准乱动,任何人不准乱用。投宿的客人,越来越杂,什么鸟都有,大夏天的夜晚,溜出来,用消防水桶冲澡。老兵眼睛快瞎了,耳朵却好使,听见泼啦啦水声,幽灵一样钻出来。老兵狂怒:来人哪!掌灯!立刻响起纷乱的脚步声,客房伙计,食堂厨工们跑出来。一个小工举起马灯。陌生客人急忙穿上裤衩,叫喊:别照我!

老兵厉声道:畜生!你用消防桶洗屁股!

客人一副赖子样,说:俩破桶,白给我都不要。用完这水,给你送回去。

客人哪里晓得,民国年间,有人盗窃消防桶,被商会保安队逮住,将贼手贼脚捆住,用杠子一穿,鸣锣吹号,像抬着野猪游街。有的贼,气性大,到了不服软,按破坏救灾论处,被活活吊死。

⑩“把他抓起来!老兵怒吼。

客房伙计和厨工们逼近客人。

我是旅蒙商。客人叫嚷,不知道自己惹下了大祸。

老兵下令:鸣锣,游街。

众人一拥而上,将客人的头按下,双手别在身后,推着他,向营子里走去。老兵取出铜锣,咣咣咣敲,吆喝:破坏消防犯噢﹣﹣”

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边地消防重镇的铜锣声,照样一丝不苟地敲响,庄严地回荡在水会营子上空。

【1】文章③④两段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答:

【2】老兵的职业精神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请简要概括。

答:

【3】文中写客房伙计和厨工一拥而上抓住客人游街有什么用意?

答:

【4】结合全文,探究文章最后一段的意蕴。

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

【法】维克多雨果

自那天上午在耻辱柱受刑以来,圣母院周围的居民似乎发现伽西莫多敲钟的热情减退了。从前,动辄就有钟声传来;长长的晨钟从晨诗一直持续到晚诗;警钟为大弥撒而齐鸣;小钟在举行婚礼或洗礼时,荡出丰富多变的音阶。这些钟声在空中交织,宛如一幅用缤纷迷人的音符织就的锦缎。古老的教堂震颤着,轰鸣着,沉浸在钟声经久不息的快乐中,人们时常感到里面有个喧闹、任性的精灵,用所有那些铜嘴歌唱,现在这个精灵似乎消失了,大教堂显得死气沉沉的。

其实伽西莫多一直在钟楼里,他究竟怎么啦?难道他还对耻辱柱上的受辱和绝望耿耿于怀吗?难道执行吏的鞭笞声,仍在他的灵魂中回响不息吗?难道虐待导致的悲哀使他看破一切,竟至熄灭了他对钟的热情吗?

圣母领报瞻礼节到来了,那一天,空气是如此纯净清新,伽西莫多感到自己对钟的爱有所恢复了,于是,他爬上北边的钟楼。那时候,圣母院的门全部是用结实的木料做成,外面包着皮革,四边打着镀金的铁钉,边框上镶着巧夺天工的雕刻。

他把六口大钟端详了一番,他忧伤地摇了摇头,似乎为了某个陌生的东西而悲叹,这个东西在他心中,横在他和钟之间。但是,当他把钟摆动起来时,当他感到钟群在手中摇晃时,当他看到颤动的八度音符像树枝间窜跳的小鸟在音阶上跃动时,当音乐之魔附着在他身上时,可怜的聋子重新快乐起来了,他心花怒放、喜笑颜开,把什么都忘了。

他走来走去,拍着手,从这根钟索跑到那根钟索,用声音和手势鼓舞着那六位歌手,就像乐队指挥在激励聪明的演奏家一样。

⑥“加油,他说,加油啊,加布里埃尔!把你声音全倾泻到广场上去,今天过节!——蒂博,别偷懒,你慢了,加油,快加油!你生锈啦,懒虫?——很好!快!快!别让人看见钟锤。把他们的耳朵都震聋,像我一样,就这样,蒂博,干得好!——真棒!我的加布里埃尔,响些!再响些!——嘿,你们这两只麻雀,在上面搞什么鬼!我看不出你们有半点声音——那些铜嘴在该歌唱时却像在打呵欠,这是怎么一回事呀?得啦,好好干活吧!这是圣母领报瞻礼节。阳光真好,也该有好听的钟乐才行,——可怜的纪尧姆!瞧你上气不接下气的,我的胖子!

他马不停蹄地激励着他的钟,那六口钟比赛似的一起跳跃着,它们摇晃着锃亮的臀部,犹如一车套着吵闹不休的西班牙骡子,被车夫吆喝着赶着往前走。

在钟楼峭壁的某一高处,覆盖着一些鳞状的大石板片儿。突然,他的视线越过这些石板缝儿,落到了广场上,他看见了装束奇特的爱斯梅拉达,她站住,在地上铺了块地毯,一只小山羊走到上面,四周立刻围拢来一群观众,这一瞥,顿时改变了他思绪的流向,像一阵风吹凝熔化的树脂似的,凝固了他对音乐的热情。他停下来,转身背对着钟,蹲在挡雨石板后边,用沉思、温柔、甜蜜的目光凝视着跳舞的爱斯梅拉达。

这时,被遗忘的钟声突然同时噤若寒蝉,使钟乐的爱好者大为失望,这些人本来一直站在换钱桥上真诚聆听着钟声,现在只好大失所望悻悻然离开了,像一条看到骨头却得到石头的狗。

(节选自《巴黎圣母院》第七卷,有删改;标题为命题者所加)

【1】文章第段几个问句写出了人们的种种猜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2】文章第段对伽西莫多的描写,表现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答:

【3】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答:

【1】钟声在文中有着怎样的丰富意蕴?请作探究。

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周考(四)语文试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 说明当时世俗小人的行为没有准则、尺度可言,一味地投机取巧,钻营逢迎。

(2)《桃花源记》用 表明桃花源中人长期与世隔绝,对外界社会状况一无所知。

(3)韩愈的《师说》以 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高考上海卷】默写。任选6空作答: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非独贤者是有心也,人皆有之,________________。 (《孟子·告子上》。

2)________________,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

3)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夕阳下,酒旆闲,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

5)_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6)知足不辱,__________。(《老子》第四十五章)

7)奇文共欣赏,_________。(陶渊明《移居》)

8)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________。(纳兰性德《长相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描写迁徙南溟的大鹏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岳阳楼》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千古传诵。

(3)李煜《虞美人》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抒发亡国之君无尽的痛苦之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体系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西起葱岭、东至日本、朝鲜、南至越南、缅甸、北至黑龙江。

B因此,门窗的位置和处理都极自由,由全部用墙壁至全部开门窗,乃至既没有墙壁也没有门窗。(如凉亭)

C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

D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