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有甲、乙两岛,其位置与轮廓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甲、乙两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岛位于太平洋
B.乙岛所在地图的比例尺比甲岛所在地图大
C.乙岛面积比甲岛大
D.甲岛位于东半球
2.图中A、B、C、D四地( )
A.B地位于A地的西北方,A地位于C地的西南方
B.D地位于C地的东南方
C.飞机从B地到A地的最近的方向是一直向东
D.B、C地间的距离约为A、D地之间距离的2.5倍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实验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文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不同类型的水循环必须经过的环节是
A.水汽输送 B.地表径流
C.蒸发 D.下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盖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表所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最大的分别是( )
A.混交林地 B.荒草地
C.油松幼林地 D.坡耕地
2.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
A.人工林的生态恢复大于自然植被
B.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C.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D.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贵州遵义航天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冷锋、暖锋的共同特点是( )
A.冷气团在锋面以上 B.过境后天气转晴
C.过境后气压升高 D.过境后温度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贵州遵义航天高中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东西向农业自然条件的差异示意图,读图回答该区域农业发展的有关问题。
(1)东北地区从东向西年降水量和积温分布呈现的规律是什么?其中,B处积温最低、年降水量最高的原因是什么?
(2)东北地区是我国比较稳定的、商品率较高的商品粮基地,小麦、水稻是本区的主要细粮作物。试分析图中C、D两地自然条件,选择最适合的粮食生产布局:
①C地最适合的粮食生产是 ,理由是 。
②D地最适合的粮食生产是 ,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青海省玉珠峰2号冰川所在区域遥感影像及1069至2009年间冰川缩减和新增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2号冰川主体的流动方向是
A.向南 B.向西
C.向北 D.向东
2.到2009年,玉珠峰2号冰川的
A.面积缩减了约3平方千米
B.面积缩减了约0.9平方千米
C.甲缩减处以冰川侵蚀为主
D.甲缩减处以风化作用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格陵兰自然资源研究所给7只来自冰岛和格陵兰岛的北极燕鸥装上GPS定位器,根据定位器的飞行轨迹,绘制出了北极燕鸥的完整飞行路线(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北极燕鸥如图的迁徙路径,迁徙过程中可以
A.利用洋流顺行 B.利用盛行风顺行
C.获得充足的日照 D.获得淡水补充
2.北极燕鸥越冬期间,与甲地相比,其繁殖地的
A.昼夜温差较大 B.白昼时间更长
C.太阳辐射更强 D.平均风速更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联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差异明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我国流传深远、脍炙人口的 “东北八大怪”、“云南十八怪”等传统民谣是对当地自然环境和传统民俗风情的精准描述,具有深刻的地理学内涵。其中大缸小缸腌酸菜是“东北八大怪”之一。四季衣服同穿戴是“云南十八怪”之一。
材料二:隋唐以后,我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逐步转移到南方,在长达1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江浙地区的经济发展翘楚中华。以稻米、桑蚕生产为代表的农业,以丝绸、陶瓷为代表的手工业名扬天下。下图为沪宁杭地区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分布图。
(1)在我国各地中以云南之“怪”为最多,简析其原因。
(2)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民谣中所描述的部分民俗现象目前已经消逝。以东北“大缸小缸腌酸菜”的为例,简析其过去形成和现在少见的原因。
(3)“水巷小桥多 、人家尽枕河”(参见图中照片)。简析该区域内众多古城形成这种聚落景观的地理原因。
(4)19世纪中期以后江浙古城纷纷衰落,简析该时段古城衰落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宜昌夷陵区小溪塔高中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左图)与局部区域水文图(右甲、乙图),完成各题。
1.左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 )
Ⅰ.①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
Ⅱ.①河流域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而②河流域以沼泽为主
Ⅲ.①河中下游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
Ⅳ.①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
A.Ⅰ、Ⅱ B.Ⅰ、Ⅲ
C.Ⅱ、Ⅳ D.Ⅲ、Ⅳ
2.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
B.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
C.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300公里
D.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
3.该工程建成后,对哈尔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A.缓解其水资源紧张状况
B.有利于其城市地域结构的调整
C.改善其航运条件
D.减小洪水危害
4.图乙为4月1日和4月2日连续两日测得图甲中L河水文站流量变化图,导致L河流量变化如图乙所示的主要原因是
A .连续暴雨 B.气压变化
C.气温变化 D.连续阴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