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我国乡村聚落地区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带状分布
B.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状分布
C.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多呈点状分布
D.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分布相对分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甘肃兰州一中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交通与城市区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沿河、沿海可以形成城市轴线
B.扬州是个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
C.宝鸡是在铁路枢纽上兴起的城市
D.城市分布的趋势是向交通方便的区位集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甘肃兰州一中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近年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农村
C.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D.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
2.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现象表明
A.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
B.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
C.大城市人口老化问题严重
D.影响我国近年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的指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南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亚欧大陆部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读后完成下列要求。(22分)
(1)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分别是:(4分)
A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F__________。
(2)图中各自然带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自然带名称相同,但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同;________和_______自然带名称不同,但对应的气候类型相同(填字母代号)。(4分)
(3)图中A、B所处纬度大致相同,但自然带类型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2分)
(4)自然带由A→E→D反映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____规律;E→G→F→G→C反映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________规律。(4分)
(5)自然带D在大陆东部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在大陆西部其南界比东部偏北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4分)
(6)图中各字母代表的自然带中,南半球缺失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这种现象是自然带受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南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1.与当前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相符的类型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关于④类国家人口问题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社会负担重,劳动力不足
B.青壮年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过重
C.人口素质偏低,教育压力过大
D.城市人口比重过高,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南益阳市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10 分)
(1).图中所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都较低的时段是 , A 一 B 阶段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 。 B 一 C 阶段二者的关系是 。经济不断增长,环境污染程度较低的理想年代,应是图中所示的 阶段。 (4分)
(2).人类社会处在 A— B 阶段时,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环境问题主要包括 和 两种类型。(2分)
(3).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于 B 点以后发生转变其原因是( )(2分)
①增加环保投人 ② 科学技术进步 ③ 产业结构调整
④ 工业发展迅速减慢 ⑤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⑤
(4).在工业发展中,我国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应注意的( )(2分)
A.要减慢工业发展步伐,降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B.先大力发展经济,有一定资金积累后,再加大环保投人,治理污染
C.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减小环境污染程度
D.我国目前环境质量较好,无须采取治理环境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南益阳市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解决城市问题的途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不断扩大大城市规模
B.在大城市周围建设卫星城
C.限制发展中小城市
D.城市职能向综合性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北武汉市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甲、乙两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向斜成山,乙为背斜成山
B.甲为良好的储油构造,乙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C.乙处可能有河流发育
D.乙处地貌是断层形成的
2.甲、乙地质构造形成并出露地表的原因是( )
A.甲受挤压,经侵蚀;乙受挤压,经侵蚀
B.甲受张力,经搬运;乙受张力,经沉积
C.甲受挤压,经风化;乙受挤压,经侵蚀
D.甲受张力,经侵蚀;乙受张力,经断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