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土壤是指陆地表面的疏松堆积物,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B.土壤是一种可更新资源,人类可以永续利用

C.植物的生长需从环境中汲取养分,因此不利于土壤肥力的形成

D.低等植物在母质上着生是成土过程开始的标志

答案:D
解析:

解析:此题对土壤及其意义、土壤形成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解析:此题对土壤及其意义、土壤形成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第一,考查了土壤的概念及其意义。陆地表面疏松堆积物属成土母质,只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这些物质经风化分解能够释放少量的钾、磷、钙、镁等矿物养分,供植物吸收。随着其蓄水通气性能的增加,一些低等植物、微生物在母质上开始着生,这是成土过程开始的标志。第二,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需土壤为其提供养分,植物吸收养分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有机质又转化为腐殖质为植物提供养分;同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将有机界与无机界联系起来,土壤则是联系有机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第三,土壤是一种可更新资源,但能否被人类永续利用,则要看人类如何利用它,如果利用不当,肥力下降,人类最终会失去土壤。本题解题的关键点是充分认识土壤形成的过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我国南部沿海某地区海港及其腹地关系的示意图,图中圆圈大小代表其人口的规模。据此回答14~15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P1和P2有各自的服务范围,彼此并不重叠

B.P1和P2的服务范围以各自为中心,均衡地向四周扩展

C.P1的服务人口大于P2

D.所有运输干线都是因为城市之间发展需求而兴建

15.图示高速公路的主要影响是                                            (  )

A.P1港腹地范围扩大,窗口作用加强       B.P2港腹地范围缩小,经济衰退

C.M1、M2城镇经济区位明显改善          D.M2城镇将成为区域经济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为广州市不同年份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农村人口逐年下降

B.2001年前城市人口增加主要源于当地农村人口的转化

C.2001年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加快

D.广州未来的城市化速度将不断加快

2.近年来引起广州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户籍政策的调整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

D.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是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中最粗线内的范围在图上的面积约为6平方厘米,而其实际地表面积约为15 000平方米。读图回答2~3题。

2.下列选项与这幅图的比例尺最接近的是(  )

A.1∶1 000         B.1∶5 000

C.1∶25 000        D.1∶50 000

3.某旅行团沿图中景观大道登山和下山观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登山观光沿图示景观大道总体向正东方向

B.在丁地俯视的人们能看到位于正北方的甲地

C.在丙地人们发现东边的山地比较高

D.从丙地回到丁地一直是向正南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北省襄阳市四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该图是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根据图示信息回答问题。
 
【小题1】山顶A的海拔和陡崖的相对高度组合正确的是(     )

A.890米、400米B.950米、310米C.860米、499米D.920米、500米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先向南流,再向西南流
B.若两山顶间建游览索道,其长度应不小于1250米
C.陡崖处可观赏到瀑布景观
D.B地可见V型峡谷,C地可见冲积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