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2012年10月30日,长江三峡水库蓄水水位升至175米,三峡枢纽可全面发挥防洪、发电、和抗旱等综合效益。阅读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长江三峡工程巨大的综合效益包括( )
①防洪,发电 ②消除鱼类洄游 ③灌溉,养殖 ④航运,旅游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长江近几十年洪涝灾害频繁的人为原因之一是( )
A. 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工程 B. 围湖造田
C. 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D. 截弯取直工程
【3】受流域自然背景的影响,长江的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是( )
A. 上游以生态效益为核心,开发旅游业 B. 下游疏通河道,改善水运条件
C. 中游兴建大坝,防洪、发电 D. 采取梯级开发,实现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
【答案】
【1】C
【2】B
【3】D
【解析】
【1】长江三峡工程巨大的综合效益包括防洪,发电、灌溉、养殖、航运、旅游等,鱼类洄游是一种生态现象,不能消除,也是工程中极力设法保护的,选C。
【2】围湖造田是长江近几十年洪涝灾害频繁的人为原因之一,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工程、截弯取直工程都会使得洪涝减少,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多发于冬季,而长江洪涝多在夏秋季节,选B。
【3】长江上游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开发水能资源为重点;中游地区利用丰富的资源,发展工农业生产,发电不是重点;下游地区在整治环境污染的同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长江水能资源丰富,要采取梯级开发,对整个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故选D。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珠江三角洲目前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包括深圳、中山、珠海等大中城市在内的城市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
A. 第一、第三产业都上升
B. 第一产业上升,第三产业下降
C. 第一、第二产业都上升
D. 第一产业下降,第三产业上升
【2】推动珠江三角洲近些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当地优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B.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C. 大量来自内地流动人口的涌入
D. 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我国山西、内蒙古等能源输出地逐步用电力输出代替煤炭输出。沿海输入地鼓励用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完成以下问题。
(1)用电力代替煤炭输出会( )
①减少我国温室气体排放 ②促进输出地经济增长
③增加我国交通运输压力 ④增加输出地环境压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输入地鼓励居民用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主要目的是( )
A.改善大气环境
B.缓解交通拥堵
C.减轻噪声污染
D.减少交通事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国家地理》根据富饶的程度、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程度等,评出我国10大“新天府”,长江中下游平原----苏北平原名列其中。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①灌溉与泄洪工程建设改善了自然条件②大面积使用化肥、农药提高了粮食产量③海平面上升有利于开采利用地下水④高产稳产农田建设提高了土地生产力
⑤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A. ①③④ B. ①②⑤ C. ②③⑤ D. 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在粮食收割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读某地实验前后冬春季节有关实验资料表,完成下列各题。
土壤水分 | 土壤空气 | 土壤有机质 | 大气悬浮质 | 大气水分 | |
实验前 | 6.3% | 25.5% | 0.7% | 14.6% | 18.6% |
实验后 | 23.5% | 16.7% | 3.2% | 3.4% | 34.5% |
(1)实验结果反映了实行“保护性耕作法”能够( )
A.保持土壤水分,降低大气湿度
B.降低土壤水分,提高抗旱能力
C.增强土壤透气性,提高土壤肥力
D.降低土壤透气性,减少空气污染
(2)“保护性耕作法”最适宜优先推广的省区是( )
A.西藏
B.四川
C.海南
D.甘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古代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都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地理知识。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唐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诗句中导致“霜飞晚”的主要原因是
A. 大气削弱作用增强 B. 大气保温作用减弱
C. 地面辐射减弱 D. 大气逆辐射增强
【2】下列诗句中描写景象与风力侵蚀作用有关的是
A.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唐李白《望天门山》)
B. 峭壁飞来锦水滨,仙人洞壑捧星辰。(明王继芳《锦石崖》)
C.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D. 穿山透石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清冯云山《咏瀑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穿山甲每年繁殖1次,第胎1-2仔,以白蚁为主食,被誉为“山林卫士”。穿山甲善打洞,古人“象形思维”盲目认为穿山甲具“滋身健体、消肿排脓、通经下乳、疏风通络”等功效,使得以穿山甲为食材、药材的现象剧增,如今穿山甲已经濒临灭绝。
曾有多家科研机构尝试人工养殖穿山甲,但因穿山甲自身免疫系统脆弱,以及极为苛刻的环境要求,至今未有养殖成功的案例报道,因此有“从它被抓的那一刻,就已经死了”的说法。穿山甲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警方历次查获穿山甲走私案后均将截获的穿山甲就近放回山区。
(1)简述穿山甲濒临灭绝的原因。
(2)分析穿山甲数量急剧下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4年3月13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大风降温,出现雨雪天气,与此同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干旱黄色预警:我国西南地区的气象干旱将持续发展。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2014年3月13日我国北方风雨降温,而西南地区高温干旱持续,形成这种气象格局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南北海陆位置差异大 B. 南北地形差异大
C. 南北受冬季风影响差异大 D. 南北纬度差异较大
【2】材料中显示的内容,充分说明了我国季风气候的
A. 可预测性 B. 规律性 C. 不稳定性 D. 地区间的相似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