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如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
(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
考点: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灾害防治
专题:
分析:本题考查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及其防治措施,1、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季节性的区域强降水、流域的地形地貌特征、河流水系特征、(支流特点、湖泊的多少)江河的流量季节变化、植被分布.(气候、地形、水系、植被)
2、危害:
多条河流、水库、桥梁出现险情,到路交通受阻,毁坏农田,使农作物减产,冲毁农舍及工农业设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极大的财产损失.
3、治理措施:
(1)加强防灾措施的宣传工作,增强防灾意识;
(2)建立和健全雨量观测和预警预报机制;
(3)采取生态、工程和非工程的综合治理措施;
本题限定了答题的角度,例如题目要求“分析其气候原因”,指出了答题方向,例如“指出A、B两地----的不同措施”.
解答: 解:(1)本题设问的是洪水灾害发生的气候条件,因此本题在分析原因时抓住什么月份降水多即可.
   (2)对于河流的治理,在不同河段要采取不同的措施.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具体是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具体是修建水库和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疏水,具体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
故答案为:
(1)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多暴雨.
(2)A地: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B地:退耕还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
点评:1、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
季节性的区域强降水、流域的地形地貌特征、河流水系特征、(支流特点、湖泊的多少)江河的流量季节变化、植被分布.(气候、地形、水系、植被)
2、危害:
 冲毁桥梁道路,破坏交通,毁坏农田,使农作物减产,冲毁农舍及工农业设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极大的财产损失.
 3、治理措施:
 (1)加强防灾措施的宣传工作,增强防灾意识; 
(2)建立和健全雨量观测和预警预报机制;
(3)采取生态、工程和非工程的综合治理措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从人口迁移的类型看,下列情形属于生态移民的是(  )
A、三峡库区居民外迁
B、三江源牧民迁入城镇
C、农村人口进城务工
D、地震区灾民搬至异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如图为1969年~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2)当地菜农在寒潮到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若飞机继续飞行5个小时到达洛杉矶,则到达洛杉矶时,当地时间(西八区)是(  )
A、3点B、19点
C、7点D、15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关于太阳年辐射总量在4000以内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D、农作物品种单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与化石能源相比,种植木薯、发展木薯燃料乙醇的优点是(  )
A、节约土地资源
B、原料有可再生性
C、减少原料运输量
D、原料适宜长期储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灾害类型是(  )
A、泥石流B、地面沉降
C、陨石坠落D、滑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
A、高温多雨B、低温少雨
C、温和多雨D、炎热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地震当日,松原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夜等长
B、昼短夜长且夜渐长
C、昼短夜长且昼渐长
D、昼长夜短且夜渐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