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 | 耕地 (%) | 林地(经济林) (%) | 牧草地(%) | 城镇居民点及工矿(%) | 交通(%) | 水源(%) | 未利用土地(%) |
1995年 | 28.9 | 32.4 | 6.1 | 5.5 | 1.8 | 7.3 | 15.4 |
2000年 | 28.3 | 32.9 | 6.5 | 6.0 | 1.9 | 7.4 | 13.8 |
2006年 | 28.1 | 37.2 | 1.6 | 7.0 | 2.1 | 7.8 | 12.0 |
分析 ①读近十年我国东部沿海土地利用结构变动表,根据表格中数据判断农业用地中比重减少的土地利用类型并分析其成因.
②读中国沿海地区耕地、水资源对比图,根据柱状图判断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③读中国沿海地区水土协调度面积图,由此判断水土协调度最高的省并分析其成因.
④读中国沿海地区水土协调度面积图,由此判断我国北方水土协调度<1.00的省区分布特点、原因及可以采取提高水土协调度的措施.
解答 解:①读近十年我国东部沿海土地利用结构变动表,近十年来我国沿海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中,农业用地中比重减少的是牧草地、耕地;原因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和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增加,林地尤其是经济林比重增加较大,同时,随着环境保护,水域面积也有所增加.
②读中国沿海地区耕地、水资源对比图,我国东部水资源是南多北少;耕地资源北多南少;水土配合不协调.
③读中国沿海地区水土协调度面积图,纵坐标代表水土协调度,东部沿海省区中,水土协调度最高的省是福建.其成因是受夏季风和台风影响,降水丰沛;地形以山地丘陵比重大,耕地比重小.
④读中国沿海地区水土协调度面积图,我国北方水土协调度<1.00的省区(北京、天津、辽宁、河北、山东、江苏)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的地区;原因是北方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河流径流量小;平原面积广大,耕地比重大;解决该问题的措施为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调整农业结构.
故答案为:①牧草地;耕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和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增加,林地尤其是经济林比重增加较大,同时,随着环境保护,水域面积也有所增加.
②我国东部水资源是南多北少;耕地资源北多南少;水土配合不协调.
③福建; 受夏季风和台风影响,降水丰沛;地形以山地丘陵比重大,耕地比重小.
④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的地区;原因:北方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河流径流量小;平原面积广大,耕地比重大;措施: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调整农业结构.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特征,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和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②④ | B. | ①③ | C. | ②③ | D. | ①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河流径流减少造成断流 | B. | 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地盐碱化 | ||
C. | 气温升高造成温室效应 | D. | 植被大面积减少造成水土流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